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玄幻魔法> 幸好遇见神> 第364章 民怨(2/7)

第364章 民怨(2/7)

被借走,31名年轻道士被强制剥离道籍、加入宋军。



    萧西风过了很久才搞明白:原来他的“辖区”,全在最倒楣的南兖州范围内。



    而南朝宋国22州里,只有南兖州的名字,在“抽丁、募勇”、“借债”两份清单上。



    南兖州是原来北府军根据地。



    这里既有大量北方士族南迁而来,也有许多南方人投奔北府军而至。



    这里南靠长江,可以方便获得江南的人口、资金、技术。



    南兖州北边边界大致就是淮河,但其实那边是魏国,边界相当模糊。



    最初,南朝人惧怕胡人骑兵南下劫掠。



    后来随着魏国立国,拓跋氏三代皇帝逐步汉化,他们也开始习惯定居城市、畜牧兼农耕、安居乐业的日子。



    黄河至淮河间,魏军偶尔来袭,



    但二十年来,魏军几乎没有跨过淮河。



    大量土地和青壮劳力、充足资金、和平环境…这些条件,使得南兖州成了宋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从元嘉七年第一次北伐失败,到如今第二次北伐,这二十年里,南兖州不再是原来那片“衣冠南渡”后留下的荒芜之地,而是人畜兴旺、经济繁荣之乡。



    南兖州这次的遭遇,其实还有个隐蔽原因:南兖州刺史是二皇子刘濬。而主持确定两份清单名录的是太子刘劭。太子不喜二弟,因为太子之母文元皇后不喜欢二皇子之母潘淑妃。据说,后宫中,潘淑妃最美。



    所谓“神仙打架、凡人遭殃”,由此事也可见一斑。



    提出“抽丁、募勇、借债”议案的何尚之,也不是简单人物。



    他资格很老。最早是刘裕太尉府主簿,参加了北伐后秦之役,到过长安城。



    刘义符继位后,他转到二皇子刘义真府做谘议参军。



    刘义真是刘义符死党,所以他也算是跟着红人。



    刘义隆上位后,大量需要帮手。刘义符、刘义真两位兄长死后留下的幕僚,基本上是他能够信任的人。能用的都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