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玄幻魔法> 幸好遇见神> 第362章 军国大事(2/8)

第362章 军国大事(2/8)

/p>

    征东大将军拓跋那、征西大将军拓跋仁都是大将军衔,一品将军。



    两人是除了拓跋焘,魏军中战力最强的武将。



    他们都是皇族。二人辈分是拓跋焘的侄辈。



    他们的爷爷就是现任皇帝拓跋焘的老爹、先帝拓跋嗣。



    拓跋那道:“禀皇叔,我听说南朝领兵的是江夏王,他是个老牌公子哥啊!吟诗作画、品茶评酒,咱自愧不如他。但说打仗,他给咱提鞋也不配。刘义隆将南朝最厉害的檀道济、裴方明都杀了。其他将军,不入俺眼!叔给我五万兵马,我先踏平南军大本营彭城再说。”



    “那弟,你可不要小看南军。”拓跋仁接过他话头道:“春天那次,我随皇叔南下狩猎,在汝南郡被南平王手下几人阻拦,吃了大亏。幸好我手下将士被冲散后没有逃跑,快速向我集结,我才得以反攻,斩杀宋军主将刘泰之,活捉程侍郎,扳回些颜面。”



    拓跋仁说的程侍郎,就是刘泰之副将程天祚。因为他是一名高级医师,擅长针灸,被拓跋焘留在身边,授予侍郎之职。



    “侍郎”最初只是汉朝给予宫廷卫士、普通参谋人员的职位,因为他们没有其它具体官职。



    开始时,侍郎级别有高有低。



    后来,宫廷助理级别不同、称呼也区分并固定下来:由低到高是郎中、尚书郎、侍郎。侍郎多数用来称呼尚书的副手。



    魏国引进“侍郎”作为官职,是很高官阶,相当于副部。所以拓跋仁提起“程侍郎”也比较客气。尽管他曾是自己的俘虏。



    皇帝拓跋焘这时也道:“库仁真说得没错。那次朕带了10万人去,却没拿下悬觚城。爱将乞地真战死。最主要的是,城里的宋军将卒撑死了也就几千人。此乃朕之奇耻大辱。朕告诉你们,南朝那个胖子没出过远门,却不是草包。他选在雨季开始后出发,宋军进入黄河后,必定会集中兵力攻要塞,攻一寨、守一城。咱们的水师是弱鸡,攻城也不是咱们强项。诸位千万不能轻敌!”



    “禀皇上,”吏部尚书、安西将军古弼道:“现在马上就是七月,天气已热起来,雨季也要到了。南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