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刘裕登场(2/4)
孙恩在海上,有一千多艘船,十几万人。他想着刘裕在南部,便率领船队直接由海路进入长江,打算进攻京口。
刘牢之命令刘裕立即披星戴月赶路,由海盐(嘉兴)向北堵截孙恩。他自己带大军直扑京口包抄敌人。
孙恩与刘牢之、刘裕多次交手,损失惨重。只得再次逃往海上群岛(舟山)休整。
孙恩这么一大圈折腾,十几万人折损一半。没讨到任何好处。
但他的这几次行动,成就了两个人,害惨了两个人。
成就的两人是刘裕、桓玄。
害惨的两人就是司马道子父子。
刘裕祖上是汉高祖刘邦本家。不过早已衰败,属于典型的寒门。他早年不务正业、无所事事。直到生计难以维持,快三十岁才加入北府军,混口饭吃。
孙恩起事时,刘裕三十多岁了,在北府军冠军将军孙无终手下担任司马。
北府军的军阶,沿用魏晋旧制。依次是伍长、什长、队长(50人)、屯长(2队、100人)、军侯(5屯称曲、500人)、司马(2曲称部、1000人)、校尉或都尉(5部为营、5000人)、将军或副手裨将、偏将(2营为军、1万人)。
再往上是杂号将军、重号将军、大将军、大司马。
刘裕三十多岁还只是司马,带兵1000,只能算低级军官。这是因为他参军太晚,军功太少。
刘裕正愁无处立功,孙恩起事,算是刘裕机会来了。
他的上司孙无终十分欣赏他,便把他推荐给北府军统领刘牢之。也是希望他能建功立业、加官晋爵。
刘裕也没让孙无终、刘牢之失望。他与孙恩交战,几无败绩。
他在刘牢之手下,由参军做起,通过讨伐孙恩,屡战屡胜、屡胜屡升,一路高歌猛进。每次交战,他的战果都是斩杀、俘虏敌军数以万计。
很快,刘裕升到建武将军、下邳太守。
孙恩起事,也给盘踞长江中上游的荆州刺史桓玄,找到了率军东下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