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小结(3/4)
他们的伤口处理,都是按照韦西风教学的方法做的,恢复得很好。
说来也是凑巧,这些天,吴军竟然也没有攻城。
战场好像出现了暂时的僵持。
合浦郡城这方以逸待劳,对僵持局面毫无所谓。
吴军一方则不然。他们的粮草供给全靠海岛二郡维持,颇有压力。
短期问题不大。时间一久就坚持不住。
吴军不会一直与交州军对峙。他们要么接着强攻,要么撤走。
事实上,这阵子,吴军大本营里,围绕如何攻城,确实在集思广益。
但都没有良策。可说是一筹莫展。
张潭青承担了攻城首战失利的所有责任,表示接受任何惩罚。
朱然表态:这个责任先记着。等以后由诸葛瑾大将军与朝廷定论。
现在最要紧的是召开会议,讨论接下来如何攻城。
朱然召集高级指挥官开会。
两位裨将张潭青、鲁迟。
三位中郎将:陈雷、陈力啾、陆武元(水师中郎将)。
校尉诸葛佩奇、顾成、蔡惟中、邓挞、陈博文、孙吉安、鲁能太、周佳予。
吴国仿效魏国军制,采取曲、部、营、军编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曲500人、长官军侯;
两曲一部1000人、长官司马;
五部一营5000人、长官校尉;
二营一军一万人、长官将军。由裨将或中郎将辅佐。
校尉是军队中坚,填下空、补上缺,承上启下,出征时必须多带几位。
他们随将军参赞军务,同时作为后备替补;低一级的司马军官不够时,也靠他们临时顶位。
还有一位骑兵校尉桂钕石。轻骑兵队伍经过调配补充,现在是3000人。
别部司马周思耒列席会议。主要是为了让他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