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 第483章 九江郡(3/4)

第483章 九江郡(3/4)

隐藏的世家子弟,项珣更是秉持着严查究底的原则,绝不姑息迁就。



    与此同时,九江郡的巡察御史也毫不迟疑地向御史台上报了郡中贵族违背楚法的种种劣迹之事。



    当御史大夫屈虞得到这些奏报之后立刻就向熊章禀报,熊章又将这些奏报转给理政殿。



    于是没过多久,九江郡内有一家全族三百多人被全部贬入治河大营,还有三家被褫夺了爵位和领地,成为了庶民,另外有五家被实行降爵罚金。



    这件事情之后,景园还被熊章单独召见并申饬。



    自此以后,九江郡的风气为之一清。



    九江郡郡守项珣赢得了郡内百姓的拥护,大理寺分院和巡察御史在九江郡树立了权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件事还被御史台和大理寺当作了典型。



    所以项珣能干的名声早就传到了勤政殿内。



    项珣在成功地整顿好了九江郡那略显混乱的秩序之后,他深知农业乃国之根本,商业则是经济繁荣的关键,于是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大力发展农业和商业的工作之中。



    由于九江郡地理位置极为特殊,它恰好毗邻吴郡、东海郡、彭城郡、淮阳郡以及曾经的南郡等重要地区。



    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使得九江郡宛如一个交通枢纽,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各大商贾穿梭往来、货物中转的重要之地。



    尤其是寿春,更是凭借其无与伦比的区位优势,成为楚国东部最富庶和繁华的城邑,比起楚国的新都襄郢还要强上一筹。



    当然凭借襄郢的地位优势,最多两年就能压过寿春。



    在农业方面,九江郡内那一片片肥沃的良田仿佛没有尽头,一眼望不到边际,境内的水网纵横交错,分布得密密麻麻,所建立起来的水渠更是数不胜数。



    这些水利设施如同生命的脉络,源源不断地为农业生产提供着充足的水源,使得九江郡在农业上的产出能够稳居高位,仅仅略低于吴郡。



    倘若南郡未曾被拆分,按照目前的发展态势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