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 第481章 楚版都江堰(3/4)

第481章 楚版都江堰(3/4)

黄永所指的方向,那片区域似乎就是后世都江堰所在。



    “这么多人,可有防范?”,熊章将目光看向公孙庆。



    “王上,在工地三十里外有一支五千人的军队驻守,以防备这些人遭到有心人的煽动作乱”,公孙庆明白楚王熊章的担心,连忙解释道。



    熊章见公孙庆已经有所防备,自然不再多说。



    “你准备怎么治理这条桀骜不驯的岷江?”,熊章看向一旁的黄永,好奇的问道。



    黄永的治蜀疏里面没有具体的施工方案。



    “王上,经过与我们楚国治河大营的大匠还有蜀中的治水匠人的商议决定,其一,在岷江之中分出一条支流,然后将这条支流引入成都平原,既能分洪减灾,又能引水灌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其二就是在凿穿玉垒山引水,蜀中的老匠人提议以火烧石,使岩石爆裂,最终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口子,让水从这个口子中流出”



    “其三,在离玉垒山不远的岷江上游和江心筑分水堰,用装满卵石的大竹笼放在江心堆成一个形如鱼嘴的狭长小岛,将汹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内江,外江排洪,内江通过那开凿出来的口子流入成都平原。”



    黄永从怀中取出他随身带着的施工图,然后对照着周边地势解释给熊章听。



    起初熊章听得十分认真,只是他越往后面听,就越觉得这施工方案跟那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的思路是一样的。



    其实熊章不知道的是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的法子也是来自蜀中的一些治水的老人。



    治水的法子一直就有很多,有的有用,有的没用,有些有用的法子却没有能力去实现,这就是都江堰在历史上为什么要等到秦国进入巴蜀之中才能逐步实现的原因。



    强大的国力才是实现一些超大工程的底气。



    之后黄永又带着楚王熊章在蜀郡的治河大营溜达了一圈,让蜀民看到了楚国的王,如今也是他们这些蜀人的王。



    在工人们休息的时候,楚王熊章与大营的一些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