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应对(2/3)

“启禀王上,楚国水军目前在编三千人,驻扎在云梦泽与长江交界之处呼,护卫郢都南面门户”,景琰说道。



    “领军大将是何人?”,熊章问道。



    “是平王时期司马子鱼之子,公孙州”,景琰答道。



    “子鱼?”,熊章愣了愣,只是耳熟,但一时也没想起是谁。



    令尹见熊章面露迷茫之色,便知大王对司马子鱼这人并不熟知,于是解释道:“昔年吴伐楚,阳句为令尹,卜战,不吉。司马子鱼曰:为渡河或何好‘我得上流,何故不吉?’……大败吴师,获其乘舟余皇”。



    “司马子鱼居然有如此战绩,寡人居然将其遗忘,实在不该”,熊章一脸懊悔之色。



    随着令尹子西对子鱼事迹的讲解,熊章也立刻有了印象,身为楚国公子,不可能不学历史,子鱼在水战之中捕获了吴国水军的旗舰余皇事迹,熊章当然学过,熊章还知道这一仗的胜负决定了长江的控制权,只是楚军先胜而后败,楚国水军自此开始消失在大众的眼前。



    就算是楚国已经渐渐恢复了几分元气,这水军也才三千人的规模,远不及吴军两万水军。



    吴国为什么可以压制楚国,除了吴国有八万战力非常强悍的军队之外,还有两万水军,水军的重要性在水网密布的南方不言而喻。



    “命公孙州将水军扩充至五千,所需钱粮尽数报来,另派蔡河为水军裨将军,辅助公孙州尽快提高水军战力”,熊章说道。



    蔡河,演武堂出身,之前被派往带兵屯田,现在被改任水军副将之职。



    “臣奉诏”,司马景琰回道。



    “暂时就这么安排吧,一切需要等端木赐从吴国回来再做安排”,熊章说道。



    等令尹几人离开之后,熊章思考了许久,又下召将百工司改组为少府,将百工司周边土地都纳入少府的范围内,封工正为少府令。



    熊章督促工正将少府的规模至少扩充一倍,并全力生产农具,并准许少府将生产的铁制农具出售给国人,还给了工正一份水车的图纸,熊章当然只能提供水车的大概样模样,具体制作还需要工正去试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