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 第22章 楚国贵族(2/3)

第22章 楚国贵族(2/3)

这个词也是熊章经常挂在嘴边的,也在令尹也学会拿来用了。



    “学宫之事,令尹大人功劳最大”,熊章也不吝夸赞。



    “全靠王上提点”,子西虽然嘴里谦虚,但神色也颇为值得。



    “天下贤才都在章华学宫,但最后能有几人为我楚国所用,还请诸卿早做谋划”,熊章对三人说道。



    子西、子期都是昭王的兄弟,与昭王风雨二十多年,可谓是共患难,他们两个人不仅有才,而且相比于朝堂其他人来说,私心最小。



    此次熊章如此兴师动众的创办章华学宫,所谋的还不是为了人才。



    一旦大规模的任用这些楚国之外的人才,恐怕最先反对的就是楚国诸卿大夫,多用一个外人,就会少用一个楚人,这是楚国贵族决不能容忍的。



    这情况不仅是楚国存在,其他诸国都是这种情况。



    因为贵族的权力容不得他人染指。



    景氏因为提前投靠了熊章的缘故,景琰从一个宿卫将军提升到了大司马,成为楚国三驾马车之一,已经收获到了足够大的利益。



    所以对于熊章想要重用楚国之外的人,景氏是保持中立。



    熊章这次也是借着令尹的威势才能任命弥生三人为客卿,其他有才的士子熊章还没有能力任用。



    但现在不急,以后可以慢慢谋划,今日熊章也只是给令尹三人提个醒,不要让人坏了大局。



    令尹三人也是心领神会,对于楚国其他卿大夫保持戒备,甚至是直接警告一番。



    “王上,学宫之事已经步入正轨,但楚国现在却有一件迫在眉头的事情”,令尹沉声对熊章说道。



    “钱粮?”,熊章皱着眉问道。



    “钱帛暂时不缺,但粮食已经难以为继”,令尹说道:“楚国储备的粮食,因为昭王二十七年与吴军交战一年,耗费甚多,而后又要修建章华学宫和招贤馆,畜养士子,楚国历年的积累已经损耗一空,楚国已经没粮了”。



    熊章继位一年以来,花钱如流水一般,对来郢的士子完全不吝钱粮,楚国府库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