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5 达成(1/4)
临港的选址是俞兴没用太长时间就确定下来的位置。如同他下手电车项目是从摸排供应链开始,把汽车产业列为“五大装备产业”的临港就拥有供应链的相关优势,而且就初步的接触来看,拿地成本与政策支持都不错。这边在工业用地出让里提供的“七通一平”配套条件,一般就能降低企业前期15%-20%的开发成本,还有对重点产业项目能够返还30%-50%的土地出让金,这就能进一步降低实际成本。俞兴在团队里得到过其它的选址建议,其中一条让人动心的理由便是,申城这边很发达,如果去相对没那么发达的地区,可以争取更多的优惠政策待遇。但最终,他还是属意临港。不管怎么说,当前阶段还是把一款成功的车做出来最重要,申城除了供应链的优势,后续类似于新能源汽车牌照的支持也会对用户形成强烈的影响。碳硅集团的电车目前定位于中高端,市场策略必然是先以大城市为主。以及,申城这边的事情还是更少更简单的,俞兴不确定只在移动互联网博取那么一点点小声望的自己莽莽撞撞的闯进其它地方,届时又会出现什么状况。如果能取得初步成功,再看情况来争取不同地区的政策与扶持,事情会稳妥很多。俞兴只谈明面上的理由,但也足够表达自己对想法的坚持。深创投作为鹏城方面的机构,它的投资条件与浙商产投拥有了一样的前提条件,也就自然因为这种因素而无法继续往下谈。这次代表深创投过来的副总裁赵国豪来回劝解了两轮,最终还是不无遗憾的说道:“俞总,我个人觉得你这个项目前景是很不错的,但是……如果是移动互联网方面的项目,我还能做做主,新能源车这一块确实也让人有些顾虑。”赵国豪从早到晚连续参加了三次会议,不管是大会、小会还是融资会,他都觉得俞兴这次项目的运营很有条理,可惜,一旦投资,相关的因素就比较多,而项目又不能落地鹏城,希望就很小了。俞兴对深创投和浙商产投的决定没有意外,只是笑道:“赵总,蔡总,虽说我现在没法去,但以后咱们还有机会合作啊,新能源产业链那么长,我们电车项目的成功又必须和整个产业链都取得成功,我们以后合作的机会是大把的。”“几千万到上亿的规模不好投,那来都来了,今天意思意思,投个一千万,不也是对大家眼光的一个验证嘛。”俞兴不嫌少。赵国豪直笑,脸上是委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