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网游动漫> 1978合成系文豪> 第491章 《无主题变奏》(1/6)

第491章 《无主题变奏》(1/6)

    “无主题变奏?”

    “怎么取出叫这么奇怪的一个名字?”

    王小波喃喃道。

    《无主题变奏》这个名字太奇怪了!

    “变奏”这个词,最早是拉丁语,原本的意思是变化。

    而在音乐上,“变奏”就是围绕一个音乐主题进行调式调性、织体、节奏等音乐要素上的变化、加花。

    作曲家可新创主题,也可借用现成曲调,保持主题的基本骨架而加以自由发挥。

    换句话说,通俗一点儿讲,变奏一定是有主题的。

    无主题?

    无主题还怎么变奏呢?

    王小波唯一能想到的是德彪西。

    德彪西是法国作曲家,是“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

    当时法国一整代的作曲家们面临着巨大的困境。

    就像是江弦在《你别无选择》中写的那些作曲系的学生。

    法国的这些作曲家们,被德国音乐,被瓦格纳的音乐陶醉和征服。

    整整一代的法国作曲家将自己的热情倾注于瓦格纳的音乐中,让自己的天才在毫无创新的模仿中毁灭。

    这时候德彪西横空出世,把法国的音乐从瓦格纳的巨大阴影中拯救出来,为法国创立了完全属于自己的音乐:法国的风格、法国的趣味、法国的精神。

    从此,法国音乐在西方现代音乐中独树一帜。

    而德彪西最有名的就是他的“印象主义”的音乐。

    这种音乐和古典主义音乐相去甚远。

    在这种音乐里,没有古典主义音乐的严谨结构、深刻的思想性和逻辑性。

    也看不到浪漫主义音乐的丰富情感。

    取而代之的则是奇异的幻想因素、朦胧的感觉和神奇莫测的色彩。

    所以要说无主题,还涉及音乐,王小波首先想到的就是德彪西。

    就是这位现代音乐的开创人物。

    “这篇和德彪西有关系?”

    带着深深的好奇,王小波捧着这册《花城》,读起江弦的这篇《无主题变奏》。

    写在全文之前的是一首诗:

    “幸好,我还持着一颗失去甘美的”

    “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