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舌战群儒”(1/6)
“《平凡的世界》在思想深度上明显不足。”
“其他作家的作品,都是大胆的探索人性的复杂、社会的变革。”
“这篇《平凡的世界》,讲的还是些平淡无奇的农村故事。”
“缺乏对时代脉搏的精准把握,格局太小!”
“.”
江弦静坐在座位上,听着一位位评论家轮番对《平凡的世界》进行评价。
一般都是对作品非常看好,认为作者写的有可圈可点的地方,才会为一部作品举办研讨会。
因此,在研讨会上出现这样群体批判一部作品的场景,是非常罕见的事情。
江弦瞥了眼角落里的路遥。
只见路遥静静地听着,脸上仍旧保持着谦逊的神情。
不过从他不自觉地抓紧衣角的双手,以及因为用力而泛白的指关节,就能看出,此刻他的内心一定如翻江倒海般痛苦。
《花城》的主办方这会儿脸色也不大好看,谢望新满脸绝望。
每带着期待看向一名评论家,那人就站起来巴拉巴拉批评一顿《平凡的世界》。
这研讨会办的
怎一个惨字了得?
脸都丢完了!
谢望新的目光从一张张面孔上扫过。
刘锡诚、冯立三、何镇邦就连一向有独有敏感的评论家雷达,这次也没为《平凡的世界》提出什么相反的观点,而是直言不讳的表达了自己对这部作品的失望。
“我很惊诧,这篇之中,农民形象写的就像是一个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完美化身。”
“而且在如今这个文学创新浪潮汹涌的时代,这样的结构显得太过陈旧,就如同一件被淘汰多年的旧衣裳,怎么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
“感谢雷达同志的发言”谢望新声音有点低落,头也一点点低了下去。
在嘉宾席位上坐着的苏晨,这会儿也一脸不安,完全没预料到《平凡的世界》会遭到这样的看待。
虽然《花城》与《当代》一样,都被称为四大名旦。
但其实是有差别的。
《花城》因为地处边远,危机感比同为四大名旦的《当代》《十月》《收获》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