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狂宴之后》(1/6)
“嗯,这就都办好了。”
北大的另外一角,江弦跟着李清泉,刚办理好鲁迅文学院操办的北大写作班入学手续。
“江弦同志,这是您的证件,收好了。”
“嗯。”
北大中文系的主任孙玉石热情的握住江弦的手,“江弦同志,北大欢迎你,美丽的未名湖欢迎你!”
“您客气。”
江弦看着自己的证件,心里忍不住一阵开心。
“这以后,咱也是北大的学生了?”
“来了北大,就得好好听讲,可不能缺课,两年以后才给你发毕业证呢。”李清泉提醒说。
“.”
江弦哑然。
“不能缺课?”
“是啊。”
“那这证件我还是退回去吧。”
江弦把北大刚给他发的证件往李清泉那儿一推,“您也知道,我这人工作多、事情忙,估摸着是没什么空闲来听课的,别闹得回头北大还得给我寄劝退信。”
“这”
李清泉和孙玉石面面相觑。
这主可够不好伺候的。
“江弦同志,这哪是说退就退的,我们手续都给你办下来了。”
“是啊是啊。”
两人一齐上阵劝说。
江弦这会儿一脸北大不值钱的表情,“唉,我是真没时间上什么课,和北大没有这个缘分,还是麻烦麻烦你们吧。”
孙玉石急了。
且不论今后,就说江弦如今在文学界达成的成就,就足以列入进知名校友当中。
这名作家虽然年轻,但可是代表作无数,风靡海内外,而且担任着中国现代文学馆的首任馆长。
他没了北大,那就是没了一纸文凭。
北大没了江弦,那是巨大的损失啊!
“清泉同志,照我看,有些能通融一下的地方还是要通融的。”
孙玉石做起了李清泉的工作,“作家班的同志们大多缺少理论知识沉淀,听课是必然的,不过江弦同志在文学方面的研究,甚至得到了很多中文系教授的肯定,我看,让他来当个北大讲师也没问题,也就没必要循规蹈矩的来听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