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网游动漫> 1978合成系文豪> 第444章 “功能圈”(1/6)

第444章 “功能圈”(1/6)

    “打开渐趋僵化的办刊模式。”

    “改变读者心中《人民文学》的刻板印象?”

    《人民文学》编辑部少有写“刊首语”的习惯,苏童看到这一行文字,不禁有些奇怪。

    他目光下移,瞥见一篇,首行以大字号写着名:

    《你别无选择》

    没错,这篇同时在《人民文学》《人民文摘》两部刊物上首次发行。

    更惹得苏童注意的是后面的署名,赫然写着“江弦”两个字。

    “江弦的?!”苏童有些意外。

    他是江弦的读者,江弦的每篇他都读过不止一次。

    在苏童看来,江弦这名作家,绝对是80年代这群作家当中最耀眼的一位。

    苏童曾经专门拿出一段时间来通读、学习江弦的所有作品。

    而后他惊人的发现,江弦的虽然风格多变,但论质量,凡从江弦手中发表的,每一篇都质量极高。

    以至于到现在,江弦这个名字几乎就是质量的保证。

    苏童立马对这篇新作来了兴趣。

    根据《你别无选择》这个名字,他觉得这篇应该带着点现代派的风格,再结合“刊首语”那些极具叛逆姿态的话,以及江弦这个名字。

    这篇绝不会那么简单。

    心中带着好奇,苏童的眼神深深的扎进了之中。

    作为一个较为专业,且对西方现代派了解比较深的作家,苏童惊讶的发现,这篇《你别无选择》,江弦是以第三人称的外视角来叙述的。

    也就是说,他是以与故事无关的旁观者的立场进行叙述。

    基于这样的叙事形态,江弦以一种冷静、客观的心态,对一群音乐学院作曲系大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了分析。

    而这样的外视角的叙事形态,是对传统那种全知视角的根本颠覆。

    “厉害.”

    苏童忍不住感叹。

    懂得越多,便越能感受到江弦写作的成熟,以及他在写作技法上的熟稔。

    至于这篇,李鸣只是的人物之一。

    除了他,还有各种各样的人物,基本都是音乐学院各种性格类型的学生、老师。

    这些人共同的特点就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