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网游动漫> 1978合成系文豪> 第441章 “江老师,你就从了我吧...”(2/7)

第441章 “江老师,你就从了我吧...”(2/7)

   上海的住宿条件比京城洋气的多,房间里设盥洗室,有马桶、有浴缸。

    江弦脱光衣服,举起淋浴头,习惯性的拧开检查里面有没有屎。

    不过很快反应过来,这里是上海不是成都,而且这是80年代不是后世。

    冲了个凉,躺在床上,回想了下今天的事情,主要是《芙蓉镇》的首映礼,至于姜文的事儿他没太在意。

    姜文嘛,打就打了。

    这小子应该是个有眼力见的人,不至于反应不过来,他这一巴掌虽然扇的够狠,但其实是在帮他。

    想着想着,从床头翻出一册1985年2月的《人民文学》。

    这一期办的很不一般,也是王濛和江弦构想的“主编术”首次实行。

    所谓的“主编术”,就是将每一期内容看作一个“作品群”的“有机体”,刊发的篇目和排列顺序很有讲究,其中突出的一点是制造一种反差。

    也就是说,每期的头条风格上都形成一种反差,这样就能调度各种不同类型创作的可能性,风格变化越大,越能体现文学表现可能性的差异。

    简单的讲,就是在同一期内设计反差。

    拿这期1985年2月刊来举例,首先是刘鑫武的纪实《长镜头》、理由的报告文学《倾斜的足球场》打头,紧接着则是徐星的现代派《无主题变奏》。

    纪实和现代主义色彩的并置在同期显要位置上。

    给读者造成的阅读冲击极大,也能强化、突出办刊理念上的多样性、包容性,以及不同文学类型、风格之间的张力。

    这样的《人民文学》,一改之前的死板,刊物水平肉眼可见的提升。

    对于《人民文学》的改变,读者们给出了非常积极的反馈。

    最直观的反馈体现在发行量的提升上。

    截止目前,2月刊发行量已经超过1985年1月刊《人民文学》并稳步继续提升。

    与此同时,读者们的赞誉声也化作一封封信件,送往了沙滩北街2号的《人民文学》剪辑部。

    “咚咚咚。”

    正捧着刊物读着,听着房门被敲响。

    江弦披上件儿衣服,翻身下床,打开一看,来人是刘小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