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三”的哲理(2/7)
三藏、三界、三报、三世.运用十分广泛,有时是实数,但更多的时候则表示无穷尽。
在《说文解字》里还有一种解释:“三”,指天地和天地之间的人,有了人,这个世界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演变,所以“三”代表着无穷尽变化发展的开始。
聂华苓起初并没有太注意这个名字,但此刻她觉得江弦这个名字是有深意的。
如果真如江弦所说,还有一个重要情节要补充,那这篇将至少由三个层次构建。
届时,这三个层次的故事又必定能引发无穷尽的探讨和解读。
那这篇不仅完成了层次上的深厚,就连的结构都与的哲学理念相吻合。
而这一切冥冥之中,还能和傅三明的名字联系在一起。
聂华苓只觉得这一切的构想和设计,巧若天工,妙不可言。
“你是把这篇当做艺术品来写的。”她满眼欣赏的看向江弦。
此前,江弦就和她直言说,写这篇是为了赚稿费、赚美元。
但从这篇的字里行间,聂华苓看不到任何一点心浮气躁。
他行云流水的将奇谈、寓言和道德故事糅合在一起,且设计的巧妙无比。
“后面的内容你什么时候能写好?”
“应该用不了多久。”江弦说,“聂老师,你也知道,我想尽快拿到稿费,所以还请您这段时间就帮我尽快找一位翻译。”
“还用找别人?”
聂华苓拍拍胸脯,“江弦,这篇你就交给我来译制吧。”
“哟,您来?”
“怎么,看不上我的翻译水平?”
“哪能啊。”
江弦摆摆手,笑道:“您负责的事情那么多,我怕再给您加这么一工作,您身体吃不消。”
“不至于。”聂华苓说,“要是对我放心,你就尽管把这交给我,我不要你的钱。”
“哟,这多不好意思。”
俩人又说一会,最后还是架不住聂华苓的热情,定了下来,这篇《漂流者》就交给聂华苓来翻译。
时间不早,聂华苓起身告辞,江弦送她下电梯。
临分别前,聂华苓忽然想起。
“哎?江弦,我都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