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四章 造不如买(2/3)
队。”“我曾试图对它做些改动,至少要让您认不出来。”“但我发现它们无法更改,因为任何一点改动都会破坏各兵种的协同。”这也是潘兴惊叹于夏尔的才能的原因之一。步、坦、炮协同,再加上航空兵,多兵种通过战术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最终培养出一支速度快、战斗力强、情报及时充分的部队。这不只是战术上的精锐,更是一支战略部队。夏尔看着文件微微点头。潘兴可以说是对战术理解最透彻的将军,甚至超过了一直跟在身边的提贾尼。这或许与提贾尼更注重装备本身的“艺术价值”有关,这将他的眼光局限在战术层面。而潘兴,却知道拥有这样的部队,就可以对敌人实施“手术刀”式的战斗,可以改变堑壕式的消耗战变成敌我双方机动部队的突防。但问题也随之出现。“要打造一支这样的部队并不容易,将军。”夏尔放下文件:“它不只需要战术,还需要大量装备配合。”夏尔放缓语速:“而且这些装备,可以说是这世界上最先进的战争武器。”潘兴点头回答:“我明白,将军,这也是我此行的目的之一,我希望您能同意这些装备的出售。”哈伯德又从公文包中取出一份文件递上。夏尔接过一看,是一份装备清单。清单从最重要的“夏尔B1”型坦克开始,到装甲车、75卡车炮、圣莎蒙、装甲架桥车、战斗机、轰炸机……几乎囊括了装甲师和机械化师的所有装备。只有一样东西除外,火箭炮。美国直到二战时都看不起火箭炮,他们更喜欢精确的东西,潘兴也不例外。买装备这事早在夏尔的意料之中。夏尔的想法是必须卖。对英国应该藏着掖着,因为藏着掖着有效。因为英国的工业和科技实力已走下坡路,许多东西夏尔不卖他们就生产不出来。确切的说不是英国生产不出来,而是英国作为第一强国,天性高傲、固执、迂腐。他们明知道夏尔的装备和战术都是对的,但出于颜面不屑于“跟风”,偏要研发出“独立号”这种多炮塔坦克走上“步兵坦克”战术的歪路。美国不一样。此时的美国正在努力超过英国,因此是虚心学习的态度,总是在力争上游。面前的潘兴,就放下架子向夏尔学习,他眼中透出的求知欲可以说这时代美国人的真实写照。对于这样的国家,夏尔如果藏着掖着,用不了多久美国就能仿制出一款跟夏尔差不多的装备。法兰西的叫“夏尔B1”,美国的叫“潘兴B1”。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