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七章 “UWD”水上飞机(2/3)
打出旗语,水上飞机的发动机开始轰鸣,它就像一只怪兽在海面上发出低吼,机身下方的两个螺旋桨高速运转,越转越快,不久就化为一道残影,下方的海水被劲风激起道道涟渏。接着,飞机缓缓前行,浮筒推着波浪艰难加速,阻力似乎越来越大,波浪也越来高。速度越来越快,终于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轰炸机摆脱海水的束缚腾空而起。下方的官兵们不自觉的发出一声欢呼,还有人鼓掌庆贺。舍尔上将轻呼一口气,欣慰的点了点头,对马克西米下令:“它们的侦察工作由你负责,上校,我们要尽快找出敌人的弱点并发起进攻。”此时的德国很需要胜利,至少要让人们看到希望,哪怕只是一点点。否则正在饿肚子的人们就会推翻皇帝的统治。……夏尔最近呆在安特卫普。随着哈塞尔特穿插成功二十万德军被俘,安特卫普已彻底变成了二线。确切的说不是二线,而是后方,距前线六十几公里的大后方。英军主力已从这里调走,包括艾维斯中将在内都被调往索姆河参加战斗。英国人固执的认为这是有意义的,并希望能在那获得一场令人瞩目的胜利。这种做法更像是个赌徒。基钦纳不希望投入了那么多牺牲后什么也没得到,或者认为对面的德国人就快崩溃了,只需要英军再加把劲投入更多一些,就能将敌人击溃获得辉煌的胜利。于是,他们不断的往索姆河堆人、堆物资、堆弹药。然而,在他们对面的德国人也同样在堆人、堆物资、堆弹药。但事实却是,防线缓慢的来回推移,减少的只有物资和士兵。夏尔依旧把指挥部设在机场。与之前不同的是,机场增加了12架“卡普罗尼”轰炸机,它们是改进后可以挂载鱼雷的轰炸机。飞机研发部部长多恩亲自带队负责这批轰炸机的后勤及技术指导。多恩拿着示意图对夏尔说:“经过我们的测试,投掷鱼雷前时速最好不要超过100公里。”“另外飞机要保证平稳的姿态,否则鱼雷会因为惯性在空中翻滚,导致无法朝正确的方向发射。”“高度最好保持在20米左右。”夏尔心下一叹,速度、姿态、高度,果然都有要求,似乎更苛刻。(注:二战时鱼雷攻击机大多要求10到30米高度。)不过这似乎不奇怪,一战时期的工业水平跟二战始终有差距。该走的路还是要走,不是说自己提前考虑到就可以轻松解决,何况研发时间只有一个多月。“这对飞行员有很高的要求。”多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