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3章 国不可一日无君(3/4)
密州境内的海岸登陆之后,越过诸城,正在朝北海进军,目标直指安庆绪。
双方兵力相当,而唐军挟击破南京之威,士气高昂。
燕军国都沦陷,皇帝被俘,全军如同丧家之犬,士气萎靡不振。
与高尚等人商量之后,安庆绪决定在北海举行完登基仪式之后,便率部北上沧州与李归仁会合,并将沧州定为大燕朝廷的临时国都。
安史叛军都是北方人,在河北拥有一定的民众支持,不会像在南方那样被老百姓不待见,悄悄打开城门迎接唐军入城。
李归仁在沧州经营了三年,颇得民心,麾下有七八万兵马,即便与王忠嗣长期作战,依旧不落下风。
安庆绪率部北上与李归仁会合,应该能够站稳脚跟,不至于被唐军撵的如同丧家之犬。
高尚又向安庆绪提议将李归仁、崔乾佑、安守忠、田乾真等掌握兵权的将领封王,笼络人心,争取坐稳大燕皇帝的宝座。
安庆绪对高尚的建议言听计从,即刻颁布“诏书”,擢升安守忠为秦王、崔乾佑为晋王、李归仁为赵王、田乾真为越王、张守琦为代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将领,诸如田承嗣、尹子奇、李怀仙、孙孝哲等文武官员也都加官进爵,或者册封为国公,或者册封为郡公。
至于史思明则没有任何加封,因为他已经是仅次于皇帝的吴王,已经无法加封,总不能把皇帝之位让给他吧?
军师高尚再次向安庆绪提出建议。
“皇上可以册封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为王,一来堵住史思明的嘴巴,二来还可以挑拨父子二人产生对立情绪。此乃驱虎吞狼,坐观虎斗之计!”
“妙计,军师妙计啊!”
安庆绪对高尚的建议赞不绝口,当即颁布圣谕,宣布册封史思明的长子史朝义为魏王,享受与史思明一样的待遇。
商议停当,高尚即刻连夜起草诏书,分别派人赶往各地报信,向他们宣告安庆绪在北海登基,成为大燕新任皇帝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