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盛唐华章> 第910章 我为圣人指点江山(1/4)

第910章 我为圣人指点江山(1/4)

    望着空空荡荡的房间,张九龄苦笑道:“现在老臣可以畅所欲言了,还望陛下勿怪!”



    李瑛握着张九龄的手掌,诚挚的说道:“李隆基多次想要废黜我这个太子,幸赖张相力谏方才让朕有了今天,你对朕的恩德,朕一直铭记在心!”



    张九龄闻言,心中闪烁着晶莹的泪珠,感慨道:“陛下能有这番话,张九龄死亦无憾!



    能在两朝为相,为大唐鞠躬尽瘁,我张九龄这辈子没什么遗憾了。



    陛下如此圣明神武,臣相信一定能重兴大唐,让大唐帝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李瑛道:“朕还想听张卿继续评论满朝文武,给朕举荐一个足以成为贤相的人才。”



    “好好好……老臣今日就倾尽心扉,为陛下指点江山!”



    张九龄拿起手帕擦拭了下嘴角的唾液,继续点评。



    “裴宽此人倒是结合了颜杲卿与李适之的优点,为人有担当也足够圆滑,能够做到该强硬时强硬,该示弱时候示弱,在臣老去之后倒是可以领衔百官,执掌中书省……”



    李瑛对张九龄的点评完全赞成。



    在自己出征北庭的时候,裴宽顶着压力,自作主张的答应了自己的请求,从户部私自调拨了三十万军饷交给自己支配。



    这才让追随自己的三万府兵爆发了高昂的战斗力,最终一举平定了突厥,帮助自己建立了一场灭国大功,奠定了赫赫威名。



    后来武氏母子僭越,裴宽又目光敏锐的选择了自己,假借传旨的机会逃离长安,跑到灵州拥立自己当皇帝,成为了自己手下的第一个前朝尚书。



    可以说,裴宽有远见、有能力、有担当、有格局,确实是个不错的宰相人选。



    “好,朕记住老爱卿的话了,将来一定提拔裴宽执掌中书省。”



    李瑛从谏如流,愉快的接受了张九龄的建议。



    但张九龄的话并未说完,接着又道:“陛下今年刚过而立,在至尊的位子上任重而道远,少说也有三五十年主宰天下……”



    李瑛大笑道:“朕不会这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