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盛唐华章> 第711章 搞钱,搞钱,搞钱!(2/3)

第711章 搞钱,搞钱,搞钱!(2/3)

此张九龄、萧嵩等相对保守的老臣并没有站出来反对,默认了取消宵禁这一政策。



    李瑛要求,不仅在长安取消宵禁政策,还要逐步推广到全国所有州县,还百姓们夜间自由,促进经济繁荣,提高赋税。



    前些日子,李瑛在含象殿与升任户部侍郎的汪伦,还有另外几个搞经济的官员算过一笔账。



    如果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宵禁,将会使酒肆、客栈、青楼等商业获得巨大发展,保守估计一年能给朝廷增加三百万贯的赋税收入。



    这对于养了百万大军,急需军饷的大唐帝国来说,可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毕竟“开元盛世”最高一年的赋税也不过三千两百万贯,三百万贯已经相当于盛世十分之一的收入。



    一个政策就能增加国家十分之一的赋税,那么这个政策绝对是一个利国利民的政策,绝不能因噎废食,因为担心夜间有人作奸犯科,就把百姓关在家里。



    去年因为爆发内乱,导致朝廷的赋税跌入谷底。



    尽管定鼎长安之后,各州县的官员陆续向朝廷补交了赋税,国库也仅仅只是增加了一千四百万贯的收入,远远不够朝廷的支出,这也是李瑛雷厉风行取消宵禁的主要原因。



    李隆基的开元盛世已经到了末期,长安国库的积蓄只剩下一千三百万贯,还被武氏母子迁都的时候搬到了洛阳。



    好在,攻破洛阳之后,这笔钱被追回了一半。



    谁能想象,拥有六千万人口的大唐帝国,国库内的积蓄只有一千三百万贯,竟然和被李瑛灭掉的突厥汗国家底相当。



    倒是李隆基自己的私库里面堆积得满满当当,各种金银翡翠,名贵物品价值高达五百万贯,同样也被武灵筠迁都的时候搬到了洛阳,藏在洛阳宫的“明堂”。



    李瑛收复洛阳之后,下令将“明堂”封存,留下三百禁军昼夜看守,没有圣旨准许,任何人不得入内。



    李瑛这么做的目的并非想学李隆基据为己有,而是留起来当做“应急金”,以备不时之需。



    目前,长安朝廷掌控的军队多达百万,就算按照每名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