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 剑南风云(2/5)
李公甫、田仁琬自然选择追随他支持李琦为大唐正统皇帝。
今年春季,李瑛亲征关中,长安告急。
田仁琬接受李林甫的调令,率领两万五千剑南军出川,经汉中救援长安,却被李光弼的兄弟李光进率五千人马阻挡在陈仓,无法进军。
随后,长安城内的军民开门投降,李瑛大军兵不血刃的收复长安,关中平原就此落入李瑛之手。
田仁琬只好退兵汉中,最终被好友裴宽说服,率部投降李瑛,使得长安军不费一兵一卒拿下汉中,打开了进入巴蜀的大门。
田仁琬在出征的时候,遵照李公甫的要求,留下五千剑南军交给李公甫统率。
李公甫在这一年的时间内又强征了一万多新兵,使得麾下的兵力超过了三万人。
这也是田仁琬投降之后,李公甫拒不归降的底气。
他甚至杀了长安朝廷派来劝降的中书侍郎徐献策,把他的头颅送到长安激怒李瑛。
李公甫之所以一条路走到黑,一来觉得自己麾下兵强马壮,二来当时洛阳朝廷还有将近二十万兵力苦苦支撑,李公甫认为还有翻盘的希望。
其三,李林甫犯下的是灭门大罪,李公甫作为胞弟,肯定罪不可赦。
尽管徐献策再三向他保证,只要李公甫率部反正,弃暗投明,圣人可以宽恕他们全家的罪行,依旧让他在朝中担任要职。
但李公甫比其兄长还要多疑,甚至更加狠毒,完全不信李瑛的承诺,下令当众将徐献策斩首,表明自己与长安朝廷势不两立的决心。
杀了徐献策之后,李公甫派遣一万人前往阆中据守,阻挡从东边荆州杀过来的李嗣业,又派遣一万人马前往剑门关死守,阻挡李光弼的人马。
另一方面,李公甫收到了洛阳朝廷的密令,命他将剑南道让给吐蕃人,并联合吐蕃军队反攻长安。
李公甫当然不想让出对巴蜀的控制,但他也知道凭自己手里的三万人马挡不住两路唐军,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吐蕃人消耗唐军,让双方拼个两败俱伤。
到时候自己坐收渔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