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盛唐华章> 第706章 剑南风云(1/5)

第706章 剑南风云(1/5)

    剑南道。



    成都。



    得益于周遭山脉的拱卫,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季,这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古都也没有严寒。



    此刻的益州大都督府内灯火通明,已经进城十天的李光弼正与麾下将校商讨应战吐蕃之策。



    十几个将校各抒己见,争论的热火朝天。



    李光弼于九月底率部离开长安,抵达汉中后合并了原剑南节度使田仁琬麾下的两万人马,率领三万五千将士入川。



    担任副将的田神玉建议兵分两路,由李光弼率两万五千人走金牛道大路,经剑门关、广元、绵阳前往成都,自己率领一万人作为偏师走米仓道,绕道巴中前往绵阳。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一旦蜀军堵住剑门关,那么田神玉就可以由绵阳包抄剑门关的后路,与李光弼前后夹击。



    但李光弼并没有采纳田神玉的建议,而是命令他与岑参打着自己的旗帜走金牛道进军巴蜀,自己精选三千精锐走阴平道直插成都平原。



    之所以挑选三千人,李光弼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在路上的非战斗性减员,二来人数少了目标就小,可以出其不意的奇袭成都。



    虽然田仁琬率领两万剑南军在汉中投降,但整个成都平原目前依旧被李林甫的胞弟李公甫掌控。



    得益于兄长拜相,担任益州大都府长史的李公甫地位一直在剑南节度使田仁琬之上,俨然是剑南道的土皇帝。



    随着折冲府制度的崩坏,作为四大都督府的扬州大都督府、荆州大都督府、并州大都府的兵力都已经不足万人,但益州大都督府却拥有一万五千府兵,为各府之最。



    这一来得益于剑南道人口稠密,二来因为李林甫的刻意关照,拨给益州大都府的钱粮远远高于其他折冲府。



    这是李林甫故意为之,目的就是想让胞弟掌握一支属于自己的军事力量,但李隆基却一直没有察觉。



    再加上田仁琬也是李林甫的党羽,由他一手举荐上去,使得剑南道俨然成为了李林甫的自留地。



    武氏政变之后,李林甫的相位稳如泰山,作为心腹的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