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盛唐华章> 第355章 吾乃太子假父(2/4)

第355章 吾乃太子假父(2/4)

一个月之前命颜杲卿上了奏折,说是不日即将班师回京,按照正常行程计算,估计他应该快要到萧关了。



    我出城后快马加鞭,昼夜疾驰,最多两天一夜就能赶到萧关。



    这么重要的事情,只有当面会谈才能展现我们的诚意,方能促使他与我们共谋大事。”



    其实杨洄的心里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如果李瑛不愿意和皇后党合作,抑或是没有胆量造反,而张宝善又不能毒死李隆基的话,自己就脚底抹油开溜。



    至于逃到哪里?



    杨洄的计划是隐姓埋名去安西,那里各部混杂,自己随便找个黠戛斯或者吐火罗部落投奔,相信一定能够活下去。



    自己虽然是皇后党重要人物,但毕竟不像武灵筠和李琦这样引人注目,提前跑路远离长安,活下去并不算太难。



    而且杨洄已经偷偷利用职务之便给自己制作了一个崭新的文牒,名字就叫做瞿远方,京兆府蓝田县农民。



    见势不妙,自己就可以带着细软,拿着文牒西出萧关,逃到西域苟活。



    至于强行兵变,杨洄认为胜算几乎为零。



    李隆基已经设下陷阱,明摆着等皇后党跳进去,他好坐实武灵筠的谋反之罪。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皇后党的造反还能成功的话,那李隆基简直就是一头猪!



    很显然,做了将近三十年皇帝的李隆基虽然逐渐出现了昏庸的态势,但丰富的政治经验,以及军事能力,完全可以碾压皇后党。



    但杨洄也知道,自己不能把这番话对皇后党明说,如果让武灵筠知道自己打算开溜,怕是自己连长安城都走不出去。



    而今天张宝善送来的消息不仅对武灵筠利好,也让杨洄找到了暂时离开长安,又不会引起同党恐慌的借口。



    果然,包括武灵筠在内的所有人都未能猜到杨洄的真正意图。



    邓文宪说道:“李瑛的队伍按照日行两百里计算的话,估计现在差不多已经进入关中了,北上寻找他倒是不用长途跋涉。”



    武灵筠也颔首赞成:“如果李瑛真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