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宰相笑,阎王到(3/4)
声的同时,获得个一官半职,这样也算是功成名就。
但李瑛的目的是为了借助诗馆多认识一些有才之士,提高自己的名声,并侧面打探朝堂上的动静,争取早日逃出长安,外放到地方发展自己的势力。
到了晌午时分,早朝散去。
御史大夫李适之、秘书监贺知章、御史中丞王维等一帮喜欢诗歌的官员也来到诗馆祝贺,与在场的数百文人墨客共襄盛举。
“臣见过太子!”
李适之笑吟吟的拱手施礼,“今儿个散朝时候,听贺监说太子作了一首《饮中八仙歌》,夸赞微臣饮如长鲸不说,还预言臣将来能够成为丞相?简直是折煞李适之也!”
李瑛笑道:“李卿不必谦虚,你现在的御史大夫一职已经仅次于六部尚书,而且你刚刚到了不惑之年,年富力强,将来必然能够登上相位。”
李适之今年四十三岁,同样出自皇室,而且血缘比李林甫更近一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因为李适之是恒山愍王李承乾的孙子,和当朝皇帝李隆基是正儿八经的堂兄弟。
先后历任右卫中郎将、通州刺史、陕州刺史、河南尹,直到去年成为了从三品的御史大夫,算是大唐帝国政坛上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
“殿下谬赞了,承蒙圣人器重,李适之距离相位还差了一大截。”
李适之听完后嘴上谦虚,心中却是暗自高兴,对李瑛的态度不自觉的亲近了许多。
就在这时,一个将近五十岁,中等身材偏上,相貌清癯,风尘仆仆,背着包袱的书生策马来到开元诗馆,下马后就询问胥吏:“敢问李太白何在?”
正在招呼宾客的李白急忙出来迎接,大笑着送上一个拥抱:“哈哈……浩然兄,你总算来了,真是太好了!”
孟浩然回以拥抱:“哈哈……有太白的书信召唤,就算是千山万水,愚兄也要不辞辛苦。”
两人寒暄完毕,李白带着孟浩然来到主宾席上引荐给李瑛:“启奏太子殿下,我之前跟你说的好友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