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架通知和一些闲话(3/4)
不过弯来,那我们就再换个方向思考。在古代,在没有充足的金银铜货币的情况下。丝绸、瓷器、茶叶这些东西,其实都可以当做一般等价物来用。对于古代的普通百姓而言,能够出口的丝绸、瓷器、茶叶,大部分也都是奢侈品。是普通百姓本来就享受不到的。他们能够使用的东西是什么呢?是棉麻布、木头家具、铁质农具、铁锅、粮食、煤炭、砖瓦等等生活用品。这些东西价值低廉,在风帆时代通常是不会作为远洋贸易的商品的。从大明拉一船粮食去欧洲是纯赔钱生意。铁锅这种东西,很多时候能出口到日本和蒙古草原。因为那里没有技术把铁锅做好,铁锅在他们那边也是高附加值商品。万历年间一口铁锅可以换二十把日本刀,一口铁锅的铁绝对不够打二十把日本刀的。所以维持普通百姓基本生活的商品,不会在风帆时代的奢侈品贸易中大规模流向海外。与此同时,对于大明的普通百姓而言,就算是他们领到一匹绸缎当工钱,也绝对不舍得用绸缎做衣服。他们要把绸缎当做货币,去换取粮食、棉麻布、铁锅、砖瓦。丝绸这种东西,市场价值是不稳定的,远不如金银好用,关键是他们不耐储存。普通人想要攒钱,就要再把这些丝绸卖掉,换成金银铜钱存起来。当然,大量的金银流入,也绝对不全是好事。市场上的金银多了,超过了工商业发展所需的量,就会直接导致通货膨胀。会导致普通工人不敢存钱,拿到钱就会尽快花出去。这当然是在损害普通人的利益。但是这对于社会而言,又会进一步催化工商业的发展,进一步的诱导工业革命的酝酿。农民可能会更惨,他们生产的粮食越来越不值钱,只能用来维生。这还不算完,工厂主会想尽办法夺取他们的土地,拿过来种植桑树给蚕吃,维持绸缎生产。农民会失去土地,不得不到城市中寻找活路。最终会成为工厂的雇佣工人,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条件的关键一环。这就是自发形成的资本主义。实际上,像是宋朝和明朝,在王朝末年的时候。如果统治阶级仍然还有能力,他们能够顶过最后的崩溃。关键是,完成农村土地的绝对兼并和集中,并且将改稻为桑变成国家政策。最后再饿死几百上千万人,整个国家秩序仍然不崩溃。那资本主义差不多就搞成了。接下来就是等着工业革命到来就行了。由于站在理想社会的角度搞历史教育,导致很多人本能的反感土地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