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一章 皇太子(2/6)
马上要过八十岁的生日了,也确实应该立太子了。所有相关机构的人,马上开始按部就班的准备,在现有的大朝觐基础上,再加上皇太子册封大典。不相干的其他人,都是本能的在心中揣测,皇帝会选谁当太子。皇子们更是全都紧张到了极点。就算是几个最年长的皇子,已经马上要六十岁了,觉得自己没机会了,也忍不住本能的怀揣着一份期待。最年幼的几个皇子,还没成年的半大孩子们,也同样带着难以遏制的憧憬。几乎没有人不想成为这个天下的主宰者。外海的藩国君主和高级贵族们,听说了这个消息之后也全都格外的在意。太子就是未来的皇帝,是他们未来的君主。如果能知道太子是谁,在他继位甚至是受封之前,就跟他打好关系的话,那对自己当然有好处。只是现在想要确定太子是谁,几乎没有可能。主要是皇帝在这件事情上没有倾向,对皇子们的安排也向来都是一批一批的,十五个兄弟一起考核。关键是不在十五个兄弟中做排名,包括最后的这三十三个皇子。时间流逝的速度似乎变得更慢了。整个顺天府,乃至是整个大明官场,以及整个世界,都在期待着这个谜底的最终揭晓。时间终于慢慢的来到了天工五十七年。正月十七日,大朝觐仪式在大公殿正式举行,已经八十岁的朱简烜腿脚还算灵活,自己走上宝座接受所有人的朝拜。然后让议政院议长,大皇子亲王朱靖坤宣读新年诏书。诏书的主要内容其实是总结和安排,分门别类的说明了大明现在的总体状况,过去五年和过去十年实现的重要成果。最后说明了接下来朝廷要做的规划,要往哪个方向去引导和建设。这已经是大朝觐的惯例了,本来这份诏书会是所有人研究的重点,能从中找到接下来几年的投资热点。跟着皇帝的方向走,跟着朝廷的发展方向走,是这几十年来最正确的投资方式。而皇帝又会在大朝觐的诏书上说明自己的大致计划。所以当然要仔细听这个诏书。但是现在大部分的人心都有点浮动,主要是册立皇太子的事情压在那里。皇太子相关的消息,比那些投资热点更重要。朱简烜也没有让他们继续等待,关键是也要给受封的太子一点准备的时间。所以就在今天的大朝觐仪式上,例行的总结规划诏书宣布完毕之后,朱简烜自己拿出了一个题本。皇帝专用的精致的空白小册子,册子总共只有一页,这一页上也只有一句话。朱简烜亲自宣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