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大明不革命> 第四五三章 戏剧和编剧与作者(1/5)

第四五三章 戏剧和编剧与作者(1/5)

    朱简烜看着民间的反馈,也迅速下达了几份新的安排。首先安排皇室产业集团出面,根据自己带着演艺人员摸索出来的经验,建设音乐设备、表演服装、道具器具生产工厂。然后让教育院出面,在现有的官办学校特别是女子学校中,开设独立的新式的文艺表演科目。包括创作、编剧、音乐、词曲、歌舞、演奏、表演等等。现有学生中若是对这些技术感兴趣的,可以主动向学校的管理老师报名参加,学校根据报名人数确定第一批班级数量。现有的学校里面,本来就有一些琴棋书画之类的科目,但基本都是最为传统的模式,给文人修生养性用的东西。现在开设的新科目,教授朱简烜这两年改造出来的新艺术,面向普罗大众的更加具有娱乐性质的艺术。相信这些学校的学生们,在看过朱简烜的新歌舞、戏剧之后,应该会有人感兴趣的。按照朱简烜的判断,这部分学生将会成为真正的新生代演艺人员,也是用来填产业早期的各种坑的。艺术的主观性太强,创业和从业的风险都太高,特别是在产业尚未成熟的时候,搞艺术很容易走投无路撞南墙。所以早期的从业人员,要么是已经在坑里别无选择了,要么就拉家境优渥的孩子来填坑。等到产业真正成熟之后,整个行业各个阶层都有自己的位置的时候,普通人才能将其作为常规的职业来对待和选择。现阶段的大明,这个产业当然是不成熟的,甚至才刚刚开始起步。与此同时,从跟在朱简烜身边的创作、剧本、表演、导演、演奏人员中,选择水平足够但还没有成为主要负责人的。单独跟他们谈话,邀请他们轮流去学校里面讲课,将朱简烜教授他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特别跟他们说明白,这些官方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家境优渥甚至是勋贵官僚子弟,他们多半不会专门从事相关行业。他们现在多半都只是个人兴趣,未来倒是有可能参与到行业内的投资和经营。朱简烜要他们教导的也是新式艺术。让这些老师不用担心未来被他们抢工作,反而应该跟他们搞好关系,寄希望于未来他们用人的时候再找自己的徒子徒孙。总而言之就是降低这些老一代师父们的抵触心理。朱简烜和教育院的说明确实都是实话,这些人需要去传授的也是朱简烜带着他们搞出来的技术,确实没有太高的抵触性。这件事情也办的颇为顺利,甚至有些过于顺利。本来民间的很多东家们,想要投资参与新的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