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四章 面向未来的改革开始了(3/6)
庞大,增长速度也不断飙升,现在一年都快三千万了。所以朝廷这些年一直在组织海外移民。情况都已经这样了,皇帝却还要鼓励寡妇改嫁?这不是自己给自己上强度吗?就算是一部分官员知道,皇帝让大皇子去调查江南女子科举的内情了,也一下子猜不到朱简烜的真实思考逻辑。他们就是以为,皇帝觉得寡妇有钱还没有固定的丈夫,就容易生出各种事端,所以才会这样安排。实际上朱简烜盯上的是工厂和商行,最先进入工厂和商行做工的就是底层的寡妇。不过这件事情倒没有引起官僚、勋贵们的注意,就觉得这单纯就是为了平复寡妇科举相关的影响。李锐的第一份圣旨读完,相关部门的官员一起躬身领旨。李锐去宣读第二份圣旨。根据大皇子朱靖坚在江南地区的考察报告,首先做出对女子学校和女子科举事务的明确规定。在此基础上责令李锐和汪莱,在科学院和工程院之外,筹建独立的教育院。教育院负责管理所有的学校和学生事务,包括曾经的所有的生员及以上有功名的百姓。学校体系内的各级结业考试,以及新设立的女学事务,也由教育院自行负责。同时负责编撰大明工程技术说明文档、大明各级学校的教科书。以上诸般事务,在教育院下设立不同部门负责,科学院和工程院相关人员通力协助。设科学院大学士、工程院大学士、教育院大学士,三院主官默认加对应大学士衔并入内阁预机务。三院主官均由工匠系统出身的官员担任。以后三院事务相关的奏章,由三院大学士专门负责,协助皇帝处理和传达。以后礼部只负责传统形式的科举。这份圣旨宣读出来之后,现场的所有宗室、勋贵、官员、工匠们都是满心的惊愕。设立女子学校并开办专门的女子科举,这两件事情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朱简烜借着这件事情做的权力调整。这首先是再次调整了礼部的权力和职责,主要是把学校和学生的相关事务摘出去了,还将科举相关事务一分为二了。同时正式拔高了科学、工程、教育三院的地位。朝廷的其他部门主官侍郎,以及分管几个部门的尚书们,能给皇帝直接上奏章,但不能自行带着奏章直接去找皇帝。他们的奏章要让通政司公开传递,要让内阁主动参与相关讨论。还是因为现在的朝廷部门太多了,皇帝对各部门的主官都不是很熟悉,经常要让内阁先给皇帝介绍情况。朝廷各部机构的地位在内阁之下。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