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四章 权力管理与房地产(2/5)
身份让自己拥有了这样的权力,而是自己的成就让大明皇帝拥有了这样的权力。自己赋予大明皇帝的超然权力,一部分可以用影响力的形式传承给子孙,但自己的这种心态和警惕性却无法传承。朱简烜想到这里,伸出自己的双手稍微握了握拳,感受了一下身体的状态。虽然目前仍然很健康,但是年龄也马上就要五十岁了,必须开始考虑和规划身后之事了。因为朱简烜现在已经逐渐明白了,权力的塑造和传承不是针对结果的管理,不是说一句继承人是谁就行了。而是对于针对过程的管理,最好是用足够漫长的时间,在自己仍然完全掌控局势的情况下,就把权力逐步分阶段传递下去。秘密立储只能保障当前皇帝的权力,新皇帝继位之后未必会继续保持父辈的意志。不能等自己完全不能动的时候,再去指定一个年轻的继承人,必须在自己还完全掌控局势的时候,就开始安排后事。等自己的身体已经动不了的时候,权力应该完全传承下去了,自己突然去世也不会直接影响局势才行。而这份权力不能传承给任何一个人,它所对应的巨大责任会把任何一个普通人压垮。所以应该把这份庞大权力放进一套复杂精密的制度体系中。这套体系现在就要开始建设,那样自己能够有至少二十年,最好是超过三十年的时间来稳固它。在体系建立之后,让中央和地方的官员至少换一代,最好是能完整换两代。让这套体系变成这一代人记忆中理所当然的事情。让这套体系就会成为整个官僚系统习以为常的“惯例”,后人再想要大规模的颠覆就是跟整个官僚系统为敌了。官僚系统是最讨厌改变的,最希望循规蹈矩的按部就班的做事的。不追求这份构架能维持三百年,能持续维持一百年以上就足够了,那时候全世界应该都只剩下大明人了。朱简烜又想到了大儿子朱靖坤之前的请示:“靖坤目前表现的智力、能力、心态都足够了,他如果能再把眼前的这件事情做好,这套体系中自然有他的一席之地。”另一边,朱简烜的圣旨发下去之后,大明朝廷上下内外的各色人的反应各不相同。虽然他们都不会站出来质疑制定朱简烜制定的规则不合理,但是各种各样的想法却不可避免开始酝酿起来。在当天晚上,大明各地的酒楼、茶馆、戏院里面,以及很多人家的私人院落里面,到处都有人在议论这件事情。不同身份的人,关注点的点自然也不一样,对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