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大明不革命> 第三九二章 新的大工程(2/6)

第三九二章 新的大工程(2/6)

基本明白了。但是除此之外,还有人数众多的“统治基础”群体中的普通成员,无法跟自己直接表达他们的态度。所以朱靖坤在接见苏州地方士绅的时候,等到皇帝老大的授权下来之后,就另外安排了自己的仆人和手下出去了。带上皇帝给的授权,去本地的锦衣卫衙门招人陪同,到本地的工厂和商行中去调研。询问普通管事、工匠,甚至普通工人、伙计的态度。调研的范围要足够广,层次要足够深,那需要的时间,自然也会非常漫长。朱靖坤要按照类似的方法,把江南地区的主要城市跑一遍,把各种类型的乡村地区也要走一遍。总体上的报告出来的时候,可能要到今年秋天甚至冬天了。要开始改革尝试至少都要明年了,最终决定是否允许女子参加科举,时间要继续往后排了。…………顺天府内城,北苑新宫,大明皇帝朱简烜给内阁安排了任务,就继续翻看通政司和内阁送来的奏章。按照朱简烜的要求,必须要让皇帝知晓的事情,需要皇帝批准才能执行的事情。朱简烜随手翻阅并做出批示,直接许可执行或者额外叮嘱几句,或者要求相应机构拿出更详细的报告来。绝大部分事情都算是例行处理,并不需要专门考虑太多。今天朱简烜翻了几份奏章之后,就发现了一份稍微有点特殊的请示。建部侍郎上书,认为现在天下归一的盛世前所未有,当今陛下的功劳也远超古代所有神君圣主。这些都应该专门的庆贺、夸耀,以及纪念。所以建部建议,在北苑新宫或者其他地方选址,专门建设一座尽可能高大的高楼作为纪念。可以称之为天工楼、天功楼、天下楼、归一楼等等。这座高楼的高度,应该至少超过一百米,尽可能超过两百米以上,正好验证目前的工程技术。建部上这个奏章,也许是单纯的拍马屁,又或者是有什么其他想法。但朱简烜觉得,这件事情也确实可以办。不过不是单纯给自己夸耀功绩,可以建设一座专门的展览馆和纪念碑。纪念天下真正归一的盛世,展示和炫耀大明如今取得各种成就,并把现在和未来的功臣都放进去。让现在的普通人向往和铭记,让后来人瞻仰前人的功绩,鼓舞他们的心气。这是能够提高凝聚力的事情,稍微花点钱是值得的。所以朱简烜就批准了,同时将自己的考量写上去,又提了几点总体上的要求。这个天功楼不能放在宫中,要放在开放的公共地区,在周围建设宽阔的广场,栽植遮阴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