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大明不革命> 第三八七章 科举的可能性(3/6)

第三八七章 科举的可能性(3/6)

达了,书籍和纸笔的产量大幅度的提升,价格则大幅度的下降了。“再加上现在百姓普遍富裕了,这些产品的价格对普通工匠而言都算廉价。“自然也有更多人的,不介意买些书籍和纸笔,让自己家的女儿也能够读书识字了。“甚至于,武昌府城中,现在已经有了专门的‘女塾’。“让女先生专门教女孩读书。“甚至有些家族的私塾里面,也让男孩和女孩一起读书。“这些女孩既然读了书,关键是读的大部分书,都还与男孩并没有什么差别。“可能有些女孩读书之后,也有了想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那自然就想要去参加科举了。“甚至仅仅是因为同族的男孩女孩有矛盾,都有可能导致女孩想要考科举。“但官僚最不不想面对的事情就是改变。“所以他们都是本能的抵触,用以往没有女子科举为由,拒绝女子参加科举。”朱简烜对儿子的报告和分析还算满意,对地方上的这种事情也有了基本的了解,然后也一下子想到了好几个方面。按照神洲传统上讲,这应该可以算仓廪实而知礼节。按照心理学上讲,人的低级需求满足之后,自然就会追求高级需求。按照社会学讲,可以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自己的控制下,大明迅速完成了基本的工业化,关键是百姓在工业化的过程中,迅速变得富裕起来了。而不是像历史上欧洲工业革命的时候那样,将工人和农民以及所有普通百姓压榨到了极点。所以在社会变革正在发生的时候,欧洲人搞出了1848年革命甚至巴黎公社。大明人的反应颇为温和,只是问问衙门能不能让女儿考科举。朱简烜听儿子说完之后,没有什么表情的追问:“你的想法呢?你觉得这样拒绝是否合理?是否应该允许女学生参加考试,甚至允许他们进衙门当官呢?”朱靖坤听完之后张了张嘴,下意识的想要说什么,但是最后摇了摇头:“儿臣现在也拿不定主意……”朱简烜对这个回答颇为满意,这种麻烦事儿他要是马上一口咬定应该怎么做,反而有点打肿脸充胖子的嫌疑:“你说的这些情况,在工商业更加发达,百姓更加富裕的江南,表现的比武昌更加明显。朱简烜说到这里,从御案上拿起了三份文件递给了朱靖坤:“你看看这些……”这三份文件,一份是江南布政使和提学官请示是否开女科的奏本,一份是沈复总结的关于上海县寡妇科举事件的概况,一份是江南提学官梁章钜自己写的奏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