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零章 嘉靖的烂尾工程(2/3)
键的一点,就是在朝廷停止了其他地方采购物资的时间内,浙江的这些厂商有机会当一段时间的专供皇商。好好抓住这个机会,确实至少能让产业规模翻一翻,总体上是不亏的。不但能够正常活下来,还能获得一个腾飞的机会,谁还不想要接这个方案,那真的不适合在这个圈子里了。——顺天府的朱简烜,自己忙活了几天后,又被父亲专门叫了过去,讨论关于顺天府旧城的改造问题。老皇帝坐在炕上,让朱简烜坐在对面,拿着一份简单的示意图,放在炕上的小桌上:“我有一个想法,把嘉靖时期最大的烂尾工程干完,把顺天府外城修完整。”“烂尾工程”这个词多半是崇祯皇帝发明的。至于嘉靖时期最大的烂尾工程,那肯定是顺天府城外城的那半拉城墙了。嘉靖最初的原计划,是在顺天府内城外面加上完整一圈城墙,形成一个“回”字形的双层城墙结构。但是当时修完了南边的一道墙之后,就发现财政拿不出更多的钱继续修完了。最终就把南边的城墙提前向北拐,尽快跟旧城墙直接连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凸”字形结构。这个烂尾工程一直就这么烂到了现代。现在老皇帝想把剩下的城墙修好,让顺天府城形成既定的回字形结构。朱简烜看了一下老皇帝的简易规划图,顿时就皱起了眉头。规划图是最近勘探后的图纸基础上画的,路线应该不完全是嘉靖时期的方案,但大体范围应该也差不太远。南面不用说,就是顺着外城城墙,后世南二环的范围,继续向东西两侧扩展长度。向东延伸到东三环和东四环之间,地铁十四号线附近。向西延伸到西三环附近。向北延伸到元大都城墙旧址,也就是后世的北土城和地铁十号线附近。这样整个城墙环绕的范围,大概是一百七十平方公里,面积是原有顺天府城的三倍。增加的部分是原来的两倍,看面积是足够用来建设新的朝廷办公机构了。这些看上去还算合理,但这并不是老皇帝设想的全部。在这样的基础上,老皇帝在新城墙的四个角,各加上了一个小一圈的犄角要塞。西北角的那样正好可以把玉泉山、颐和园、圆明园圈进去。朱简烜看着这个设想就觉得很割裂。但是在老皇帝看来,应该是非常的正常的,他觉得这种防御结构很好用。朱简烜有些尴尬的笑着说:“父皇,我们有了新火炮和炸药,现在的城墙已经用处不大了。“就算是强行轰击,也只需要少数几天,就能把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