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七章 是他过来,还是朕过去!(1/3)
事情的变化速度,比太子预料的还要快,根本不需要等到年底了。咸宁四十二年八月底的时候,清帝的降表送到了应天府。包括降表本身,以及清国的印玺和地图,还有吴国工匠拍出来的几张照片,以及朱简烜对这些人的安排。老皇帝看着这些东西感慨万千,看着那张照片也是惊奇不已。然后又莫名的惆怅了起来。犹豫考虑了许久之后,还是下令公开这些消息。同时还公开了吴王北伐的大体路线,还有此前没有发布的海上战报,也同时通过邸报公开。此时民间才终于知道,陆上的传统北伐路线,其实只是吴国北伐军偏师。吴国主力军从一开始就直捣黄龙,直奔顺天府去了。大明精英阶层彻底的沸腾了。太子拿着最新的邸报,递给自己的詹事齐旭看:“十六弟……北伐大获全功。“清帝开城投降,并要求各地守军投降。“估计辽东、山西、陕西各地年前都会传来光复的消息。“十六弟现在有再造社稷之功啊……”齐旭为首的几个太子府的属官,本来还都非常的兴奋的。但是听到太子最后的一句话,顿时又都沉默了下来。所谓再造社稷之功,放到皇帝里面都是大功,在庙号上都能够称祖的。如果办成这件事情的,是一个普通的臣子甚至藩镇也就罢了,最多也就是功高震主而已。但是这个吴王他是当今皇帝和皇后的亲儿子啊。老皇帝还在的时候,还能通过老皇帝的身份,将整个天下视为一体的。一旦老皇帝驾崩,太子要继位的时候,天下就直接分成两半了。至于说削藩,现在的朝廷多半打不过吴王。就以清国作为参考对象,大明朝廷全力北伐,也做不到一年就尽全功啊。太子继位真的要喊削藩,那吴王怕不是要直接靖难清君侧了。吴王在民间的声望也是如日中天,就算是朝廷并不提削藩的事情,吴王仍然直接强行夺位,也就是稍微损失一点人望而已。现在太子的直接属官,以及大明朝廷上的大部分官员,还是理所当然的支持太子的。但是现在这些朝廷官员好像做不了什么。吴王是一个藩王,刚刚消灭了清虏的藩王,除非他自己犯了十恶不赦的大错,否则没有把他怎么样的理由。现场沉默了许久之后,齐旭带着试探的心思建议:“殿下,要不要请老先生们上书陛下,要求吴王殿下向大明朝廷转交中原省份控制权。“或者指责吴王殿下自行处置清国君臣,属于僭越妄为。“又或者是建议圣上北上祭拜祖宗陵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