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五章 吴王的态度(2/5)
也不需要着急,可以奔着二十年、三十年去准备和治理。“在这之前,我还会组织工匠,研发专门的机械设备,配合黄河与淮河的治理工程。“来年开春之后,在顺天府周围选地方,也建设一个新实验室。“把澳洲的工匠们迁过来一部分。”朱简烜觉得走河北,在天津如何比较合适,但是自己没有实际勘探过,所以没有贸然提出这种确定的要求。汪莱也拱手应下了:“学生明白了,学生遵旨。”朱简烜转向费淳:“南方的情况怎么样?现在应天府周围还算安稳吧?“今年还算是风调雨顺,灾民已经挪到崇明岛去了吧?”费淳颇为纠结的说:“禀大王,南方的情况……现在有点复杂。“灾民确实挪到崇明岛了,但是工匠和东家们的矛盾却仍然很尖锐。“灾民在城市周围的时候,工匠们不敢聚众齐行叫歇,他们一旦停工,东家就能轻易找到灾民填补缺口。“现在灾民被朝廷送走了,各行各业就开始断断续续的开始叫歇,要求东家给他们涨工钱。“于是东家就又开始埋怨朝廷,不该把灾民都送走,要求朝廷把灾民放回来。“叫歇的工匠和东家见面吵架,已经发生了很多次冲突,不止一次引发了斗殴。“东家们组织行业协会,共同对抗这些叫歇的工人。“工人自己也开始互相联合……”“齐行”、“叫歇”,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行业佃户抗租和工匠罢工活动的称呼。朱简烜稍微有点意外,同时也觉得似乎非常合理。应天府和周边地区,是全世界工商业最发达的地方,现在还已经进入了工业时代。这里可能生活着有数百万工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工人作为一个群体,已经形成了足够大的规模,自然也开始影响社会思潮。现在的江南地区可能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危险。朱简烜颇为担忧的问:“那朝廷最终干预了吗?又是怎么干预的?”费淳表情似乎有些茫然的说:“圣上安排都督府调兵进城,遇到叫歇的行动就在街上守着,抓捕动手斗殴和趁机盗窃之人。“叫歇的工人和东家双方,只要不直接动手斗殴,朝廷就不管他们怎么做。”朱简烜有些意外,脑海中想象这个画面,怎么感觉,跟前世欧洲罢工游行的情况类似呢。官方的警察和士兵在街上看着各种群体互相对抗:“朝廷没有出面协调,拟定出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折中方案吗……”费淳直接摇头:“没有,只要双方不在街上动手斗殴,朝廷都不会直接出手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