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大明不革命> 第一九五章 吴王的态度(1/5)

第一九五章 吴王的态度(1/5)

    圆明园,九州清晏。段玉裁、费淳、曹振东三人赶到的时候,朱简烜的弟子汪莱已经在这里等着了。四人恭恭敬敬的行礼,朱简烜让他们就坐之后,直接开始安排活儿:“叫你们几个过来,是要组织一个治河指挥部,负责对黄河与淮河流域的综合治理。“按照历史经验和自然规律,黄河下游河道无法始终在一个地方。“如果没有人为干预,自然状态下的黄河河道,应该是整个华北平原上来回摆动的。“华北平原的中部大部分地区,应该都是黄河的泥沙堆积起来的。“但是我们在平原上生存繁衍,不能允许黄河继续自由的来回摆动,必须将其保持在相对固定的范围内。“所以我们修建了黄河大堤,要求黄河在这个范围内流淌。“黄河的泥沙也会在这个范围内堆积,这导致黄河的河道越来越高。“我们为了限制黄河,也只能将堤坝修筑的越来越高。“直到我们修建堤坝的能力达到极限,无法继续加高堤坝,黄河就会不受控制的持续决口,乃至强行改道。“根据历史经验,我们在黄河下游,也就是古淮河的河道里面,与黄河斗争了六百多年后,可能已经接近一个新的极限了。“所以我要求你们去实地勘探,确认这种情况是否属实,是否紧迫。“然后拿出一个可行的调整的方案来。“争取在调整之后,能够让黄河在五百年内不决口,让淮河流域尽可能回复唐宋时期的安稳状态。“大规模的勘探需要足够的人手,需要大范围的活动,需要大量的资金。“所以军队方面,文官方面,都要给予支持。“所以我把你们召集起来,组建了一个专门的治河指挥部。“汪莱你也不用自己干,去找几个你的师兄弟们一起来,负责具体的勘探和方案规划。“老曹、费先生、段先生,你们负责提供支持。”治河是中原朝廷的头等大事,朱简烜专门调派三人来参与,他们也都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反而觉得这非常的正常。曹振东、费淳、段玉裁三人马上再次拱手答应着:“臣等遵命。”倒是汪莱稍微追问了一下:“老师,您的意思是,要人工让黄河提前改道吗?要改到什么地方,老师有要求吗?”朱简烜直接给了肯定答复:“是的,如果有需要的话,可以按照按照人工改道去准备。“至于具体要不要改道,以及应该改到什么地方,等你整体勘探完了黄河和淮河流域之后,再做最终的决定。“务必追求尽可能合理,尽可能长久安稳。“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