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大明不革命> 第一九一章 北方农业公司和北方工业公司(3/6)

第一九一章 北方农业公司和北方工业公司(3/6)

东非、北非等地的固定航线,往返一趟应该都能控制在三个月以内。将中原地区的多余的人口,主要是失业的无地农民,送到北美、澳洲、东非等地区去开荒。吴国在深入整合和控制北方农业区的同时,另一个大问题是对原清国所属的其他地区的接收和管理。辽东地区、北美地区应该也都能够和平接收。安排驻军镇守、组建卫所殖民后,就能比较稳固的控制了。当地本来就有大量的汉人移民,乾隆的命令在当地的效果也比较好。乾隆投降的降表送到,绝大部分满汉官员应该都会认命,不会再跟大明拼命了。就算是少部分不愿意服从的,面对吴国主力师和数万其他卫所的辅兵,也很快就会被打散的。辽东属于大明的传统疆域,收复辽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不需要专门的理由。特别是南部地区的农耕区,收复就能直接产生收益,能直接使用中原传统制度来管理。清国美洲大营所在的地方,就是后世的西雅图到温哥华这片地区,也都是适合农业开发的地方。清国这些年已经开发的很不错了,直接占领下来也会有类似的效果。但是剩下的地方想要控制起来就比较麻烦了。像北方的草原地带,草原以北的林海地区,辽东北部和东部的山林沼泽地区,还有前世的东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这些地方。要求当地的首领投降应该比较简单,但是朝廷想要直接控制会非常的困难。对于大明人而言,草原上已经是苦寒之地了,草原以北的林海雪原,根本就不是人类生活的地方。让大明人去这种地方当官,他们很可能会直接辞职不干。如果只看财政的话,除非完全放任不管,或者只要名义上的臣服,才不至于直接亏钱。就算是用羁縻统治的方式,想要控制的稍微牢固一点,就需要贴钱。想要安排流官管辖的话,那更要持续性的纯亏钱。不只是大明会赔钱,清朝统治草原、西北、雪域等地方的时候,也基本上都是赔钱的。哪怕清朝并没有在这些地方设置流官。历史上的大清朝,派兵去这些地方打仗的时候,基本都是要自带干粮的。当地统治者基本供应不了什么东西,还等着皇帝的赏赐。历史上的清朝,是用江南的充沛赋税,强行维持着对这些地方的统治。清朝的统治集团是八旗,与江南的士绅集团是相互独立的,八旗可以通过武力压制江南,强行实现这种财政补贴。即便如此,到了清朝后期,八旗朝廷内部,也不太支持搞这种补贴了。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