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少侠(3/4)
老汉又朝雁城东北指了指,“少侠一表人才,可去衡山派驻地试试,往年衡山派招人都需熟人介绍,这次开春,忽听说对外收些天赋好的年轻人,真假小老儿就不知了。”
赵荣“哦”了一声,全师弟办事挺牢靠,消息传播得很快。
“老伯,你觉得这衡山派如何?”
“小老儿也没去过衡山派,哪懂那许多,”老汉露出一排黄牙,“不过有个道理大家伙都懂,衡阳城是個安生地。”
“恶霸、强盗比其他地方少。”
“衡山派是名门正派,有他们在衡阳,那些作恶的人就没那么大胆子,路过此地的绿林人也得收着脾气。”
赵荣朝衡山派方向瞧去,脸上有一缕明媚之色。
“多谢指路。”
他松开搭在车上的手,又顺手掏出一点碎银子放在推车上。
老汉反应过来时,赵荣已经抓着缰绳继续朝东面去了。
“少少侠!”
“猪头肉,酒,本少侠请了。”赵荣哈哈笑了一声,身形在老汉眼中逐渐远去。
老汉赶忙道声谢,掂量了一下碎银子后满脸惊喜,又推车运货去了。
赵荣一路打马来到浅滩边的临时乌篷坞。
这里烟火气更浓了。
很多码头帮工、赶脚客、逋客、掮客都在这边找吃食,突出一个廉价物美、饱肚。
据说以前江边上的船工常宿与河滩,停船即生火做饭驱寒,炊具仅为一个瓦罐,罐中盛汤,加入从小贩那买来的水牛内脏煮一煮,美不可言。
这便是古代火锅。
前些年辣椒传到了衡阳、永州等地,以致于赵荣老远便闻见味了。
酒熟餔糟学渔父,饭来开口似神鸦。竹枝待凤千茎直,柳树迎风一向斜。
堤岸边,柳树下,嘴叼一根柳枝的全子举正盯着水面,马蹄声响让他回过头来。
见赵荣近前,忙献殷勤过来牵马,哪只透骨龙对着他响鼻警告,全子举哪有好话:“师兄,见过好几面了,这畜生竟比驴还倔。”
“你总是想骑它,它觉得你不像好人。”赵荣开了个玩笑。
全子举哈哈一笑没接话,朝四周看了看,“沿途师兄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