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闪驰新能源的三角地(3/5)
想放弃本地的一些中小型电动车企业,让望江钻了个空子。
事实上经过去年一年的竞争,常州一些小作坊倒闭了不少,地方ZF多少也是有些后悔,闪驰最先可是跟他们谈判的,只因为一个犹豫就错过了。
年轻人真的是一点都不愿意等啊,不过市场环境也让他们意识到了电动车这种消费品,仅凭地方保护是没有用的,该淘汰还是必定会被淘汰的。
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手握大量现金的闪驰如果能够拿下这两个离自己最近,也最符合公司战略的曙光子公司还是非常不错的。
汽车工业之于一座城市来说,不仅仅是能贡献大量的GDP,还有着强大的溢出效应,能带动周边一系列相关甚至不相关的产业发展。
更重要的是还能看出一座城市产业转型的魄力以及能力,北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仅仅一家众肽这种新生品牌的工厂,除了直接带动了一批汽配产业之外,其他的不相关的产业其实也不少,工人多了消费就高了。
就连建工厂前期在附近卖盒饭的都赚得盆满钵满,工厂建成投产之后的效应就更多了,对地方来说无论是大的方向还是对工厂周边的普通老百姓的好处都是显而易见的。
如果闪驰能够有余力拿下曙光汽车一定的股权,甚至说拿到第一大股东的位置,哪怕是不完全收购都可以凭借着股东的身份得到这两家子公司,或者是跟子公司达成合作。
“绕了个圈,又回到了原来的位置,哈哈。”
皖省的庐州,常州都是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第一序列,北仓这边如果没有闪驰的出现,也会引进吉利,吉利很多非常重要的车型都会放在北仓生产,同样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很关键的城市。
檀锦程一边看着资料,一边随手拿起手边的纸笔写写画画。
北仓-庐州-常州,三地都各于长三角地带,同时又都是未来新能源电动车产业的重要城市,非常符合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布局。
除了常州之外,皖省跟北仓都跟檀老板有着深厚的联系,两地对于檀锦程的支持度也很高,唯一的问题就是常州了。
也不知道常州会不会对当时放他们鸽子,没有谈成的事儿还计较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