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8章 工具(1/2)
中秋之前,赵顼一直忙着改良革新的一些内容,不断的推出新的政策。并与王安石一起安排了新的官职“常平使者”,分派到全国各地去体察农田水利、常平广惠仓、差役、赋税、盗贼、刑法按问等一应事务。
这些人,都是后提拔起来的年轻后辈,资历比较轻,为人都比较刚直。大多都是与杨怀旭一样,心怀抱负、敢言敢讲、不留私心的。这也是因着杨怀旭的前期功绩可见,所以赵顼进行了大面积复制。
只不过这一次的复制让赵顼感觉有些挫败,年轻人心气高、年轻气盛,在与本地那些老狐狸斗智斗勇的时候往往容易让人抓住把柄。特别是很多年轻人因着自己资历不足,对当地官员稍微强硬就会被苛责。弹劾文书铺天盖地而来。
朝堂之上,年前司马光推举了吕诲为御史中丞,如今吕诲已经成为了司马光的喉舌。这两日在朝堂上甚至指责王安石大力举荐年轻后辈,有笼络人心、结党营私之嫌。更借由“常平使者”被弹劾一事,大谈变革之弊端,说变革太急,不利于朝堂稳定,恐有过犹不及之嫌。
好在曾公亮、文彦博等老臣以各代先贤为例,旁征博引,以不破不立、变化本源为打击点,才将吕诲和司马光一党的嚣张气焰压制了下去。
但是同时,可以看到更多的老臣、宗室逐渐像着司马光更加靠拢。朝堂之上,新旧势力的对抗,已经势如水火。
赵顼每日在巨大的反对声音里寻找着新的出路,心力俱疲。每每此时,他都会想想三娘跟他说过的那个国富民强、人人平等的社会,都会带着十二万分的期待去做那些真正能够利国利民的事情。
他每日根本没有心思去后宫,去面对那些他不想面对的人。以至于向岚拿着排寝的名单给他的时候,他直接扔了出去。
他脸上带着怒意对向岚说道:“皇后,我以为你能懂我。这些事以后休要提起。”
向岚带着些委屈:“官家,我知道你不愿意去后宫,但是这些也天家之事,而非你一人之事。如陛下今子嗣单薄,且尚无皇子,后宫难免人心惶惶。太后那边也催促的紧,加上有新人还未承宠,与前朝也不利。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