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世态炎凉啊~(1/5)
~“长安,还是那般模样啊~”“但长安,却也不再是曾经的长安了……”再次踏上渭桥,耳边是渭水波涛汹涌的水浪拍打声,眼前是长安城宏伟的轮廓。明明一切都没变,郅都心中,也还是难免生出一种事已境迁,沧海桑田之感。——在外放为雁门都尉,并在河套-马邑战役后,升任雁门太守的苍鹰郅都,终于再次回到了长安。说是述职,但郅都心里明白,长安朝堂——准确的说是当今天子荣,只怕是对自己有了新的安排。如果是三五年前,经历外放-升职-入朝述职这一系列变动,郅都大概率只会感到欣喜。因为那时的郅都,风光无两。苍鹰的名号,传遍了整座长安城。朝中公、卿,不说对郅都予取予求、礼敬有加,也起码要看在郅都‘天子肱骨心腹’的份上,让郅都三分薄面。从太宗皇帝时的北平侯张苍,到后来的故安侯申屠嘉,再到先帝年间,短暂担任丞相的条侯周亚夫。——打自郅都入朝为官,朝中的历任丞相,就没有一个敢不把郅都当回事儿。尤其先帝晚年的桃侯刘舍,更是将郅都奉为座上宾,就差没拉着郅都拜把子了。丞相尚且如此,其余公卿,那自更不必赘述。先帝时的内史晁错,那么高傲的一个人,连丞相审图家都不放在眼里,连御史大夫陶青,都是他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御赐狗腿子;但见了郅都,晁错也依旧会温声和气的拱起手,唤郅都一声:郅中郎。老一辈公卿重臣,对郅都是礼遇有加,同一辈的,那就更是有理没理先让三分。什么,少府岑迈啊~什么,卫尉直不疑啊~乃至公孙昆邪、廷尉赵禹之类,对郅都那都是无比尊敬,甚至还多少有些刻意讨好。而今,短短几年时间过去。先帝驾崩至今,不过两年多时间;当今刘荣掌政,也总共五年而已。至于郅都,更是才外放雁门不到两年。如此短的时间,在长安朝堂中央动辄十几二十年升一次职、三五十年才会经历一次大规模换血的背景下,本该什么风浪都吹不起来。然而事实却是:此番入朝述职,当朝三公九卿十二人,和郅都记忆中的‘老伙计’‘老朋友’们,却已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电话。丞相魏其侯窦婴?无论是其窦氏外戚族人的身份,还是其当世大儒的标签,都历来和郅都不对付。——外戚幸佞,擅权祸国,向来是法家坚信的人间真理。至于儒、法两家的世仇,更是早在几百年前的春秋时期,便已经早早结下。随着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