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第354章 来了,都老了(2/5)

第354章 来了,都老了(2/5)

根本不需要拿自己的钱,去填公司的窟窿。而少府内帑,就是这位总裁的个人账户。个人账户里的钱,拿去奢靡享受也好,漫天撒钱也罢——总归只要别拿去违法犯罪,就没人会管你拿这些钱去做什么。在如今汉室,也是一样的道理。——相府国库这个‘对公账户’的钱,刘荣无法擅自挪用,更无法用于个人支出,比如大兴土木、赏赐、花销之类。但同样的:相府国库无论再困难,再怎么缺钱,刘荣理论上都不会管。假设有一天,相府国库穷的跑耗子,少府内帑却富裕的钱都没地方放了,那汉家的一切,都会变得非常有趣。——手里没有足够的钱,原本指望着相府国库过活的整个外朝,都会不可避免的倒向刘荣。等刘荣自掏腰包,解决了外朝的问题,那丞相自然而然就会失去话语权。说一句题外话:刘荣脑海中,为汉家将来百年构造的蓝图,便有这么一个想法的雏形。通过庞大的财政压力,迫使丞相向汉天子伸手要钱!然后汉天子绕过丞相这个‘对公账户会计’,直接自掏腰包解决国家财政问题。然后,丞相就此成为朝堂上的小透明,原本属于丞相的所有权利,都将自此被皇帝收回。紧随其后的,便必然是丞相的角色淡化,使得皇帝政务处理压力激增;于是,内阁、尚书台之类的‘秘书团’性质机构,便可以应运而生……言归正传。现当下,汉室的财政状况,其实已经朝着刘荣脑海中的那个雏形发展了。——经过文景之治,汉家两代先帝省吃俭用,给刘荣留下了极为庞大的个人财富。与此同时,相府国库又因为汉家轻徭薄税、休养生息的国家总体战略,而始终徘徊在破产警戒线边沿。国库的农税收入很多,每年足有近三十万万钱!但花钱的地方更多——每年都默认要支出,且完全无法削减的固定支出,便占了国库规定收入的八成以上,乃至将近九成!绝大部分固定收入,要用于固定支出;除了农税之外,又实在没有,且无法拥有其他的生财之道,想要‘开源’,唯一的办法就是人口、土地缓慢增加,从而拉动粮产总量提高,以此来提高国库的农税收入。这显然不是短时间能做到的事,同时也不可能大幅提高国库的农税收入。——如今汉室,民六百万余户,近三千万口;按照太祖高皇帝授民田爵时,所定下的‘一户百亩’的标准,如今汉室,就应该有六万万亩,即六百万顷农田。但实际上,经过短短五十年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