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第205章(1/5)

第205章(1/5)

    为国羽翼,如林之盛,是谓:羽林。关于这支专属于自己的武装班底,刘荣思考了很久。无论是人员组成、编制结构,还是兵种、兵源,乃至番号,都进行了反复的琢磨思量。最终,刘荣不得不承认:关于这支部队的番号,刘荣最好的选择,也还是‘拾人牙慧’。原因很简单;——在这支羽林卫,或者说是羽林军之前,汉家凡是拥有番号的常备野战军,大都是以获得番号时的驻扎地名,来直接作为番号。如太宗孝文皇帝年间,匈奴人大破北地、陇右,主力近逼箫关,先锋更是兵指长安!彼时,中尉周亚夫屯兵细柳以备胡,于是便有了细柳营;车骑将军令勉驻兵飞狐迳,于是便有了飞狐军。还有棘门军、霸上军等等——都是编制成立时驻扎在何处,便以何处地名来作为番号。非要说汉家有哪只军队,不是以驻扎地名来作为番号的话,那也就是驻扎长安附近的两支禁军,即南、北两军了。但即便是这这两支拱卫长安的禁中力量,番号也依旧有些儿戏。——北军之所以叫‘北军’,是因为北军的常驻军营,未处于长安城北三十里;而南军之所以叫‘南军’,也同样是因为军营位于长安以南。毫不夸张的说,刘荣这支羽林卫,将是汉家,乃至华夏文明历史上,第一支拥有独特番号的常备武装。故而,除了‘羽林’这个望文生义,一眼就能看明白是啥意思的番号之外,刘荣实在想不到其他更好的选择。左右这个时间线,汉武大弟也不大可能在自己的胶东国,再练出一部羽林卫。——毕竟胶东国没有少府出钱出力出兵器,更没有上林苑供汉武大弟练兵……“将士们的吃食,是如何安排的?”在军营……哦不;现在应该叫羽林大营了。在羽林大营的校场点将台上,对‘将士们’进行了一番激情澎湃的动员演讲,刘荣便退出了军营,没有太过影响军营内的日常秩序。只是刚出了营门,刘荣便开始询问起羽林大营内的具体状况。虽然对刘荣称呼娃娃兵们为‘将士们’有些无所适从,但正所谓上行下效——刘荣坚持不懈的说,随行众人自然也就都捏着鼻子认了下来。“回家上的话。”“将士们的餐食,是按照北军训练新兵的标准,每日早、晚两餐,皆以米粥为主。”“米粥的配额,是每人每月二石;”“除了米粥,还有适量的酱、醋、盐等。”“少府还会三不五时派人,送时令蔬果之类。”见站出来的仍旧是栗仓,刘荣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