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序幕(1/6)
“噗嗤……”“那程不识,当……”“噗,当真是这般对母后说的?”未央宫,温室殿。听身旁的郎中令周仁,说起发生在长乐宫内的事,天子启不知花了多大的力气,才好不容易按捺下大笑的冲动。却也仅限于‘没有大笑’。每说出一个字,天子启便要使劲压一下嘴角,才能保证自己不大声笑出来。但此刻,天子启的嘴角,却是比后世的枪械都难压……“咳,确实是这样说的。”“——这…咳咳,这些话,还是程不识亲口说的。”“据他所言,没有哪怕一个字的错、漏。”天子启强压笑意,郎中令周仁也是憋笑憋得辛苦,只能尽可能精简说辞,以免说话的时候笑出声来。君臣二人就这么各自憋着笑,沉默了足有半晌;终还是天子启‘城府’更深一些,率先压下了笑意,云淡风轻的点了点头。“有意思。”“程不识这个人,很有意思。”“——当真是个憨的?”“亦或者……?”听出天子启语调中,对那都尉程不识的浓厚兴趣,周仁也不由稍正了正色。本能的要开口直言,稍一思虑,还是决定维持自己的好习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低下头,从怀中取出一卷竹简,摊开来,简略摘要道:“太宗孝文皇帝十四年,匈奴叩边。”“战后,李广起陇西,程不识起雁门,皆被太宗孝文皇帝任为中郎。”“——太宗皇帝在那一战后任命的中郎,总共有十四人;李广、程不识二人,是这十四人当中最杰出,也是最先外放为将的。”“余下十二人,有九人因‘才能不足独领一军’而被下方至郡、县为尉,一人战殁北墙,一人因罪免官,一人病故。”···“程不识此人,早在当年那场戍边御胡的战争当中,就是以一丝不苟、默守陈规的带兵方式,而得到太宗孝文皇帝的赏识。”“太宗孝文皇帝曾说:就算是给程不识十万大军,让他去剿灭一窝鼠类,程不识也会有条不紊的安排军队步步为营,依次摆开阵列,再徐徐发动进攻;这样的将军,虽然很难立下奇功,但也绝对不会犯下大错。尤其是在面对匈奴人的时候,将使得匈奴人的游骑,很难找到突破口。”···“过去这些年,程不识的带兵方式愈发刻板,军容军纪也愈发严苛;”“每日的操训、餐息,都严格按照固定时辰进行,一旦有无故迟到、旷到的兵卒,便都会受军法。”“——累计达到一定次数,更是轻则遣退,重则移交廷尉,以治‘抗令’之罪。”“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