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 多少限制了呀(2/7)
何慧敏让摄影师给李女士的舌头来了一个特写:“大家看,舌质非常淡嫩,毫无血色,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这是典型的气虚、阳虚舌象!可舌苔却是薄黄而干......”
“这….....如果说是阳虚生内寒,怎么会有黄干苔?”
赵海林沉吟道:“阴虚火旺也会导致低热、颧红、口干。虽然脉象沉细不符合典型阴虚的细数脉,但也不能完全排除......或许…是阴阳两虚,虚火上炎?”
孙明德点头附和:“赵主任言之有理。久病必虚,患者低热经年,耗伤气阴,导致阴阳俱损。虚阳浮越于上,故面红燥热;真阳亏虚于下,故畏寒肢冷。”
说着孙明德沉吟了一下道:“我建议…滋阴清热与引火归元并用,比如知柏地黄丸加少量肉桂?”
“不妥!”
沈秋云立刻反驳:“脉象沉细欲绝,舌淡胖嫩,这是阴寒内盛、阳气衰微的明证!黄干苔很可能是假象!若再用知母、黄柏这等苦寒滋阴清热的药,岂不是更伤其本已微弱的阳气?恐生变证!”
几位专家各执一词,诊断陷入了僵局。
阴虚?阳虚?阴阳两虚?似乎都有依据,又都解释不全所有症状。
镜头扫过李女士焦虑期盼的脸,又扫过眉头紧锁的专家们,现场气氛变得有些凝重。
观众席也响起嗡嗡的议论声。
导播室里,唐文山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第一个病例陈阳惊艳全场,这第二个难道要卡壳?这可是现场直播!
与此同时,网上的一些弹幕也开始满天飞。
“呵,这就是中医,几位专家看一位患者,竟然这么多结论,这要是西医,最起码什么病是没有多大分歧的。”
后面紧跟着就有弹幕嘲讽:“所以一年了没看好,来了一个‘原因不明的功能性低热’?”
“不懂就不要瞎逼逼,陈医生早就科普过了,这才是中医的特色,中医辩证因人而异,就像是论证题,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来推断论证,最终得出结论,一群**,不懂不要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