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其他类型> 踏准风口成巨富> 第1319章 慈善基金的工作方向(1/3)

第1319章 慈善基金的工作方向(1/3)

    邱惠刚自觉,李舜对他的评价有点高。只是这个话,自己该怎么接?谦虚一下的话,就显得有点虚伪,也不符合自己的性格。反驳的话,除了拂了李舜的面子,对自己也无任何的好处。



    没办法,他也就只能点点头,继续耐心的听下去。李舜也知道,邱惠刚是那种真性情的人。自然不以为意,继续说下去:“上次你提起麻栗坡,让我想起了一件事。



    去年我在北方的一家小吃店门口,偶然遇见一位老太。当时,天气已经很寒冷了。可那位老太,为了能卖出篮子里最后一点的炊饼,还坚持在大街上徘徊。



    我实在是看不过眼了,也就把老太喊进了小吃店,买下了她所有的炊饼。然后,我就跟老太攀谈起来。当时我问她为什么天气这么冷了,还在街上转悠?



    家里的子女,都不管她嘛?老太的回答,让我很是心酸。当时她是这么说的:家里的老伴是去年不行的,儿子也早走掉了。现在,她是家里唯一的人。



    眼看着,自己的身体也不行了。她也就想着能在有生之年,攒点钱去看望一下儿子,也算是此生无悔了。”



    很显然,这个故事邱惠刚是听进去的。此刻的他,正一言不发,静静的聆听着。李舜也点点头,继续说道:“当时我听到老太这明显前后矛盾的话,一时也没搞懂是什么意思。‘



    直到老太说到,自己的儿子80年,牺牲在南边的战场上。她也没能看到最后一面,尸骨就被埋进了麻栗坡。她一直想去云省,看看长眠地下的儿子。可家里太穷,实在凑不齐路费,也就一直没法成行。



    现在年纪大了,腿脚也不是太方便了。她现在唯一的心愿就是,能在有生之年去看望一下自己的儿子。顺便给儿子带上点,他最爱吃的炊饼和麻糕。”



    李舜的这个故事,应该是击中了邱惠刚内心的柔软,让他心里有了一份感同身受。一下子,邱惠刚的眼眶里就开始饱含起泪花。或许,他已经想起了自己同病相怜的战友家属。



    理解的拍了拍他的肩膀,李舜这才缓缓说道:“我相信,这个不是个例。像这位老太这样的情况,应该还会有很多很多。因此,我才会有了筹建烈属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