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三四章 入宫觐见(4/5)
李承乾没在意这些,感慨着道:“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怕死,则国家兴旺!你们武将镇守疆域、殊死奋战,文官治理国家、征集赋税,咱们君臣一起努力打拼,将这煌煌盛世千秋万载的延续下去,让我汉家子民生活富足,使我大唐天威震慑四海!”
他是真的有感而发,觉得自己很是幸运。
文官方面,相比贞观之时的众正盈朝略有不足,但因为改革科举之缘故使得大量人才充入官府,再加上贞观学院培养出来的各式各样专业人才,治理天下绰绰有余。
而军队方面,堪称千古以降前所未有之强盛,自他登基以来,大唐对外战争百战百胜、未尝败绩,在海上,强大的水师碾压寰宇,几乎将东洋、南洋变成大唐之内海,战舰便即大洋,无以计数的百姓、商贾随着海路航线前往各地谋生,给大唐带回来满山满谷的财富。
陆地上亦是高歌猛进所向无敌,即便与大唐并称天下两大超级帝国的大食帝国都被两次击败,彻底建立“天下独尊”之地位。
无论文治武功,李承乾都自认不如太宗皇帝多矣,根本不能相提并论,但论及帝国之强盛、版图之辽阔,他却极有可能超越太宗皇帝。
这让他如何不兴奋?
那可是太宗皇帝啊!
即便“千古一帝”之赞誉略有微词,但若加上“之一”却已是无可辩驳之事实。
将来自己若是能得到一个“千古第二”,岂不美哉……
君臣入座,内侍奉上香茗之后被李承乾斥退。
李承乾询问此战诸多细节,房俊无需文书战报,所有事项都藏于心中,面对质询信手拈来、无一错漏。
刘洎道:“如此说来,此战不仅阿史那贺鲁有功,那位波斯王子也功劳不小。”
房俊颔首,道:“波斯被大食灭国,两国之间仇深似海,可散城下我见他之时,答应他大唐会出兵助其复国。理由有两个,其一是酬功,若无他配合阿史那贺鲁,高德逸未必能够顺利掌控拓折城,更别说焚毁可散城外大食军队的粮秣辎重沉重打击其士气。其二则是波斯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