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第两千零三章 黄河隐患(3/5)

第两千零三章 黄河隐患(3/5)

来才智高绝,解决问题之思路每每发人深省,只是这两年愈发懒惰,却不知是何事能让你打起精神拿到政事堂来商议?”



    刘洎也很感兴趣。



    房俊将那一摞书册往前推了推,正色道:“上个月,郓州一带河水暴涨,黄河大堤出现多处险情,幸亏当地官府及时组织民富上坝维护才保住堤坝。”



    刘洎蹙眉道:“黄河汛情很多,既然已经保住堤坝,证明情况在可控制内,又何必提及?”



    马周也道:“自东汉王景治理黄河,四百余年河道波澜不惊,纵有汛情亦能亦未酿成大祸,其功在千秋啊。”



    东汉及其之前,黄河汹涌澎湃,奔腾的河水时常冲垮堤坝、淹没农田,有尤甚者动辄改道,下游地区几乎笼罩于水患之中,每每溃堤、改道,造成农田淹没、流民无数。



    汉明帝决心治理黄河,于是派遣王景治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王景征发徭役数十万人,根据实际情况因势利导,改变黄河原来的河道,修筑千里长堤,使黄河水顺着地势低洼的地方,自然流入大海。然后着手整修汴渠,引黄河水通航,沟通黄河、淮河两大流域。



    自此,奔腾咆哮的黄河再不复往昔之祸患,灌溉农田、运输货殖,安靖四百余年矣。



    何至于到了今日,便要再度治理黄河?



    房俊指着案上书册,缓缓道:“整个夏日,书院学子游历四方、增长见闻,有多人沿着黄河考察水文,发现黄河水位较之前朝开皇年间的记载,已经上涨了一尺有余。”



    一直坐在旁边不声不响的刘祥道忍不住,问道:“黄河大堤普遍高出水面甚多,纵然上涨一尺,也无关紧要吧?越国公有些杞人忧天了。”



    房俊看了他一眼:“问题自然并不在于水位涨了一尺还是两尺,而是其上涨之原因。若不能溯因循果、未雨绸缪,百年之后会否上涨一丈?当然,毕竟是百年后之事,届时亚台早已埋入黄土、骨肉腐朽,纵然黄河下游河堤崩溃、千里泽国,也与你无关。”



    刘祥道面红耳赤:“却不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