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第一千九百九三章 族群存亡(3/5)

第一千九百九三章 族群存亡(3/5)

才知晓诸多鸟类都有此等习性,便称之为‘候鸟’,意为根据气候变化而迁徙的鸟类……海鸥便是其中之一种。”



    禄东赞愈发惊奇:“还有人研究这个?”



    “何至于此?”



    两人之间的剑拔弩张似乎消失殆尽,转而似老友相见一般谈兴甚浓:“书院学子查阅文牍档案,发现在以往记录天文现象之时,各地对于发生时间之记录有所偏差,两地之间距离越远、偏差越大,便有人提出‘时差’之假说……”



    “时差?”



    “时间的差异,譬如在此设立日晷,测得时间为午时,但同一时间在洛阳设立日晷,测得时间则有可能为辰时,若日晷设于倭国,甚至会是子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若是旁人听了,怕是以为在说梦话,但禄东赞只略作思索,便抚掌赞叹:“日行长空,所过之处自是有先有后、有早有晚,以日影测量时间,必然存在差异!不过仅只是发现时差并不难,以往有所忽略而已,可究竟要如何将时差测量出来呢?”



    “很简单,由长安为初始,一路向西,每三百里设置一座观星台,放置一座书院最新研制成功的时钟,以便于在统一时间内观测日影。”



    “……”



    这还简单?!



    禄东赞嘴角抽了抽,他明白了此举之意义,但更明白此项活动所耗费之时间、靡费之钱帛、参与之人力将是何等惊世骇俗。



    喟然叹气:“普天之下,唯有大唐才能做出此等壮举。”



    贞观书院啊,早日如雷贯耳,却始终未有机会一窥究竟,那到底是一个何等神奇的地方?



    为何会孕育出此等奇思妙想?



    真想去看一看啊……



    “大论想不想去书院看看?”



    似乎能窥破禄东赞心底所思所想,裴行俭目光灼灼:“以大论之聪明才智,去书院担任博士绰绰有余。”



    禄东赞抬起头,正视裴行俭:“去了又能教授什么呢?老夫虽然从不妄自菲薄,也自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