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笔下文学> 历史军事> 天唐锦绣> 第一千八百六五章 疑惑不解(2/5)

第一千八百六五章 疑惑不解(2/5)

后加了一句“发动西域、河西两地广泛种植棉花”……



    “看来这白叠子果然是个宝贝,若非太尉联合司农寺对其生活习性、产量用途有了利好之论证,断然不会这般大张旗鼓、广泛播种。只不过棉花这个名字……倒也更加形象。”



    白叠子在西域早有种植,只不过一直以来都未能形成规模,对其最为重视的高昌国,却也只是在城外的荒地上种植,虽然棉絮有顶好的保暖效果,但因为其妥籽困难,并不被重视。



    苏良嗣道:“下官自长安出发之前,听闻铸造局那边的工匠研制出一种脱籽机,只需将成熟的棉套放入其中转动,便可将棉籽去除,剩下干净的棉絮,可以用纺羊毛的织机予以加工,得出的棉线坚韧细腻,可以织成质量非常好的棉布,耐磨且保暖。”



    现如今铸造局之地位不断提升,俨然成为大唐“高新技术”的诞生、实验之地,每每有新式成果问世都能改变某一个行业,以往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儒家子弟对其甚感兴趣,密切关注。



    毕竟读书再多,最终之目的也不过是“货与帝王家”而已,终极的追求无外乎加官进爵、造福一方,新技术若能真正提升某一地域之经济,没人会去反对。



    裴行俭笑道:“这就是太尉与众不同之术,古往今来各门学派都有‘格物致知’的理念,但唯独太尉将其发扬光大,造福万民。仅此一项,便足矣与圣贤并肩。”



    作为从房俊身边成长起来的官员,他可太知道“格物致知”的力量了,若说儒家文化是治理天下之法宝,那么“格物致知”便是横行寰宇之利刃!



    等到“格物致知”真正成为一门显学,得到举国上下之认可,大唐就可以用“格物致知”所建造的坚船利炮,将儒家文化播洒向所有太阳照耀之土地,使孔孟之学引领寰宇,番邦异域皆奉大唐为宗主。



    时至今日,已经有人将“格物致知”称之为“新学”,而以房俊为首、所有注重科学技术应用之人,则被称为“新学派”,以之区别于那些依旧“一本论语治天下”的“守旧派”……



    这是继“文武殊途”之后,又一个“新旧分流”之局势。



    **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