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隐患重重(3/5)
水的时候往往能够表现出宽宏大量的风范,不会斤斤计较,待人和善、对事宽和。可一旦处于逆境,自信心便会消失,烦躁暴戾处事极端。
否则历史上也不至于在明知必败的情况下起兵造反,兵败之后又没有以死相抗的决心。
房玄龄面色很是沉重,缓缓道:“任何时候都不要心存侥幸,尤其越是到紧要关头,就是要做好最坏的准备,因为事情往往好的不灵、但坏的灵,可曾有备用的计划?”
房俊笑道:“父亲放心,孩儿自然早有打算。”
房玄龄这才松了口气,他知道这个次子素来做事严谨,既然有所准备,那就不必自己担心。
世事只能尽力,岂能万无一失?
若是注定失败,人力不能挽回……
“当年玄武门之变以后,不少人谏言太宗皇帝将隐太子旧部斩草除根、永绝后患,是为父与宋国公等人力谏太宗皇帝既往不咎。当时大唐虽然立国已久,但天下未定,不少隋末的各路枭雄仍在各地有着巨大影响力,稍有不慎便是狼烟处处之局面。事实证明,正是太宗皇帝宽宥了隐太子旧部,这才没有令帝国四分五裂,更能集结全力攻略突厥,打下这煌煌盛世、稳定这锦绣河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继而一叹:“可也正因如此,埋下今日之隐患。”
想当年,秦王虽然战功赫赫、威望绝伦,可太子李建成亦是声誉日隆、众望所归,且占据名分大义,其麾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朝堂之上大半文武官员皆甘愿效忠,如若玄武门之变后斩草除根,对于帝国来说不啻于一场巨大灾难,国家伤筋动骨在所难免。
各地豪雄残余尚在,域外胡族虎视眈眈,内忧外患之下,倾覆之祸迫在眉睫。
然而凡事皆有利弊,当年保存了帝国元气、使得帝国在之后的征战之中横扫六合覆灭突厥,却也让那些建成旧部存余下来。这些人当中固然绝大多数都已经忘却当年那一场兵变,真心实意做一个大唐的忠臣良将,却也难免有人放不下昔日仇恨。
太宗皇帝在时,这些人各个恭